他海投260万未回本,一天手写200面单到效率提升200%,经历了什么
  vyErGIbVReX2 2023年11月02日 33 0

他们是时代里的“小人物”,正经历着最为蓬勃的商业变革。年轻一代的创业老板们站在十字路口上,比老一辈更懂直播风口、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经济热词的含义。

作为北京快递行业内少见的本地人,范小菲形容自己的创业历程是“挣一点儿,赔一点儿”。从2021年干快递到现在的3年,范小菲前前后后砸进去不下260万元。其中还有上次创业成功的第一桶金。即便如此,范小菲并没有在快递上赚到大钱,靠着一个包裹一块二,想让网点盈亏平衡都得费心思。

与之不同的是,开快递网点12年的李毅做起了带货主播的行当,卖的则是智能快递柜、无人配送车等有技术要求的快递末端设备。就在前一天,一位网点的老板一口气向他订购了20台售价5万元的新能源电动配送车。

谁能想到,12年前,上大学的李毅还在用马克笔一天手写200张快递面单。

从手写200面单,到个人效率提升200%

李毅也觉得快递是一门苦生意。不过,与范小菲不一样,35岁的李毅已经是一位从事快递十多年的“老人”了。当时22岁的李毅每天四点起床,在兼顾学业的同时,和其他两位同窗“轮班倒”处理快递业务。

“那时候哈尔滨快递使用的还是‘五联单’。”李毅回忆着,快递包裹使用的普遍是“四联单”和“五联单”,每一个纸质面单都承担着分拣指示、资金结算、信息呈现等作用,在快递包裹分拣流转的过程中,这些面单会被逐一撕下,交给客户方、财务方、揽件方、派件方、收件方。

他海投260万未回本,一天手写200面单到效率提升200%,经历了什么_基础设施

在这些环节中,消耗李毅最多精力的就是分拣,李毅需要用马克笔在纸质面单上写上包裹发往的省市区,再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定向分拣。李毅说,自己每天会处理200个左右的包裹,“其实每天到驿站的包裹不止200个,但200确实是一个人每天手动处理的上限”。

幸运的是,2014年5月,菜鸟联合“三通一达”等14家快递公司推出了标准化的公共电子运单平台,公开向快递企业和商业开放接入申请。

很快,李毅发现,电子面单在大量的淘系商家中批量使用。2014年下半年,李毅独自一人跑去了江浙沪等地的快递网点了解电子面单在行业中的运转流程。他说:“当时,在哈尔滨几乎没有人使用电子面单,随着电商的发展,包裹越来越多,我觉得快递行业的信息电子化一定是个大趋势。”

他海投260万未回本,一天手写200面单到效率提升200%,经历了什么_基础设施_02

作为最早一批在黑龙江使用电子面单的网点老板,李毅在向同行推广电子面单的时候,也开始做起了其他“小生意”。接入电子面单,换上新设备以后,光是分拣,每个人的操作量就提高了200%,很多网点老板都跑过来和李毅交流,顺势就问在哪里买的设备,问的人多了,李毅开始当起了“中间商”。

很快也从事起了末端电子化设备的买卖。最初是打印机、胶带和环保袋等基础设施,很快,李毅就争取到了厂家高拍仪、巴枪的销售权。李毅说:“在这一行工作越久,越能感觉到数据背后的庞大系统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有多么重要。”



数字化推动快递行业

快递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电商的蓬勃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赔钱和赚钱、手动抄单和投入智能化设备,都是中国快递发展的写照。眼下,中国快递量已突破千亿体量。数字技术不断迭代,在重塑行业脉络的同时,也让快递不断向前发展。

从一个小小的电子面单就能体现,这其中节省了多少人力,提升了多少效率,可想而知。

他海投260万未回本,一天手写200面单到效率提升200%,经历了什么_基础设施_0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摩杜云社区用户原创、第三方投稿、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版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moduyun.com

  1. 分享:
最后一次编辑于 2023年11月08日 0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vyErGIbVRe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