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h9htfs4cnhmS 2023年11月02日 35 0

信息的定义

香农在《通信的数学理论》一文中对“信息”的理解是“不确定性的减少”,由此引申出信息的一个定义:“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该定义给出了信息的定量描述,并确定了信息量的单位为“位”。一位的信息量,在变异度为2的最简单情况下,就是能消除非此即彼的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香农把热力学中的熵引入信息论。在热力学中,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而信息与熵正好相反,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因而表现为负熵。它的计算公式如下: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_信息技术

式中xi代表 n 个状态中的第i个状态, P(xi)代表现第个状态的概率,H(x)代表用以消除系统不确定性所需的信息量,即以位为单位的负熵。

乌家培把信息的定义分解为三个层次。

(1)语法或结构形式层次:反映信息的确定度。

(2) 语义或逻辑内容层次: 反映信息的真实度

(3) 语用或实用价值层次:反映信息的效用度

对信息的量的研究,与第一个层次有关,构成经典信息论的内容;对信息的质的研究,与第二、第三两个层次有关,构成现代信息论的内容。

人们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信息有如下特征。

(1)客观性。信息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反映的对象则有主观和客观的区别,因而,信息可分为主观信息(如决策、指令和计划等) 和客观信息(如国际形势经济发展等信息)。

(2)普遍性。物质的普遍性决定了信息的普遍存在,因而信息无所不在

(3)无限性。客观世界是无限的,反映客观世界的信息自然也是无限的。

(4)动态性。信息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是动态的。

(5)依附性。信息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因而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需要有物质的承担者。信息不能完全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

(6)变换性。信息通过处理可以实现变换或转换,使其形式和内容发生变化,以适应特定的需要。

(7)传递性。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就是存储,在空间上的传递就是转移或扩散。

(8)层次性。客观世界是分层次的,反映它的信息也是分层次的。

(9)系统性。信息可以表示为一种集合,不同类别的信息可以形成不同的整体。因而,可以形成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信息系统。

(10) 转化性。信息的产生不能没有物质,信息的传递不能没有能量,但有效地使用信息可以把信息转化为物质或能量。

信息系统

系统一词源于古希腊,是指由多个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执行特定的功能以达到特定目标的集合体。

系统的特性

系统一般具有如下的特性。

(1)整体性。系统是一个整体,元素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地排列起来组成系统,从而产生出系统的特定功能

(2)层次性。系统是由多个元素组成的,系统和元素是相对的概念。元素是相对于它所处的系统而言的,系统是从它包含元素的角度来看的,如果研究问题的角度变一变系统就成为更高一级系统的元素,也称作子系统。

(3)目的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有一定的目的或目标。

(4)稳定性在外界作用下的开放系统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5)突变性。系统通过失稳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的一种剧烈变化过程,它是系统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

(6)自组织性。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

(7)相似性。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结构、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系统具有相似性,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8)相关性。元素是可分的和相互联系的,组成系统的元素必须有明确的边界,可以与别的元素区分开来。另外,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哲学上所说的普遍联系那种联系,而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联系。

(9)环境适应性。系统总处在一定环境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系统和环境之间总是在发生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系统理论

系统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各界认识和研究事物的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工具。那么它包括哪些核心理论呢?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研究者背景不同等原因,系统论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还是处在不停的演变发展过程中,综合各种研究成果,基本都包括以下8个基本理论。

(1)系统的整体性原理。系统的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是由多个元素组成的,而且这些元素之间按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了系统的整体性。凡是系统都有整体的形态,整体的结构,整体的边界,整体的特性,整体的行为,整体的功能,整体的空间占有和时间展开。

(2)系统的整体突变原理。又称非加和原理。系统是由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相互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从而产生出它的元素和元素的总和所没有的新性质。这种性质只能在系统中表现,不等于各个元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3)系统的层次性原理。由于系统组成元素在数量和质量以及结合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形成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

(4)系统的开放性原理。系统总是从普遍联系的客观世界中相对地划分出来,与外部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既有元素与外部的直接联系,也有系统整体与外部的联系,系统具有不断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性质和功能。

(5)系统的目的性原理。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范围内其发展变化不受或少受条件变化的影响,坚持表现出某种趋向预先确定的状态的特性。

(6)系统环境互塑共生原理。系统对环境有两种相反的作用和输出,一种是积极的、有利的,称之为功能;另一种是消极的、不利的,称之为污染。环境对系统也有两种相反的作用和输入,一种是积极的、有利于系统发展的资源:另一种是消极的、不利于系统发展的压力。

(7)系统的秩序原理。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全过程中都存在有序和无序两种形态特征有序性是系统内部和内外之间有规则、确定的相互联系,无序性是系统内部和内外之间无规则、不确定的关系。

(8)系统的生命周期原理。又称为演化原理。系统有一个从产生到发展直至最终消亡的不断演化过程。当具备一定条件后,一个系统从内外不分到内外有别,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发展,最终因为内外因素的作用,导致系统发生病变、消亡。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它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综合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对系统的结构、元素、信息和反馈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

霍尔(ADHall)于1969 年提出了系统方法的三维结构体系,通常称为霍尔三维结构,这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础。霍尔三维结构以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概括性地表示出系统工程的各阶段、各步骤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也就是说,它将系统工程活动分为前后紧密相连的7个阶段和个步骤,并同时考虑到为完成各阶段、各步骤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为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思想方法。


  1. 逻辑维

逻辑维是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某一大型工程项目时,一般可分为7个步骤。

(1)明确问题。通过系统调查,尽量全面地搜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把问题讲清楚

(2)系统指标设计。选择具体的评价系统功能的指标,以利于衡量所供选择的系统方案。

(3)系统方案综合。主要是按照问题的性质和总的功能要求,形成一组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方案是按照问题的性质和总的功能要求,形成一组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

(4)系统分析。分析系统方案的性能、特点、对预定任务能实现的程度以及在评价目标体系上的优劣次序。

(5)系统选择。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从各入选方案中择出最佳方案

(6)决策。在分析、评价和优化的基础上作出裁决并选定行动方案。

(7)实施计划。这是根据最后选定的方案,将系统付诸实施。

以上7个步骤只是一个大致过程,其先后并无严格要求,而且往往可能要反复多次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1. 时间维

时间维是系统的工作进程。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从制定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为止,全部过程可分为7个阶段。

(1) 规划阶段。即调研阶段,目的在于谋求活动的规划与战略

(2) 拟定方案。提出具体的计划方案。

(3) 研制阶段。作出研制方案及生产计划。

(4) 生产阶段。生产出系统的零部件及整个系统,并提出安装计划。

(5)安装阶段。将系统安装完毕,并完成系统的运行计划。

(6)运行阶段。系统按照预期的用途开展服务。

(7)更新阶段。即为了提高系统功能,取消旧系统而代之以新系统,或改进原有系统,使之更加有效地工作。


  1. 知识维

知识维完成各阶段、各步骤所需的专业科学知识。系统工程除了要求为完成上述各步骤、各阶段所需的某些共性知识外,还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各种专业技术,霍尔把这些知识分为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和艺术等。各类系统工程,如军事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程和信息系统工程等,都需要使用其他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

信息系统工程

简单地说,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面向管理是信息系统的显著特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 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管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和系统实现的基础条件三者的结合产生现实信息系统,如图所示。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_信息技术_02

管理模型是指系统服务对象领域的专门知识,以及分析和处理该领域问题的模型,也称为对象的处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是指系统处理信息的结构和方法。管理模型中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在信息处理模型中转化为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加工、使用的规则。

系统实现的基础条件是指可供应用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从事对象领域工作的人员,以及对这些资源的控制与融合。

从事信息系统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广阔的商务知识,懂得利用信息技术增强组织性能,有较强的分析和评判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如图 所示。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_信息系统_03

信息系统专业人员的4个基本能力

1.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信息系统具有数据的输入、传输、存储、处理和输出等基本功能

(1)数据的采集和输入。识别信息有如下三种方法。

①决策者识别。

②系统分析员亲自观察识别。

③先由系统分析员观察得到基本信息,再向决策人员调查,加以修正、补充。

(2)数据的传输。包括计算机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传输,实质是数据通信,其一般模式如图所示。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_数据_04

信源即是信息的来源,编码是指把信息变成信号。所谓编码,是指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起来的、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符号序列。信道就是信息传递的通道,是传输信息的媒介,信道的关键问题是信道的容量。噪声就是杂音或干扰。译码是编码的反变换,其过程与编码相反。信宿即是信息的接收者,可以是人、机器或者另一个信息系统。

(3)信息的存储。数据存储的设备目前主要有三种: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对数据存储设备的一般要求是存储容量大且价格便宜。信息存储的概念比数据存储的概念要广,主要问题是确定存储哪些信息、存储多长时间、以什么方式存储、经济上是否合算等,这些问题都要根据系统的目标和要求确定。

(4)信息的加工。信息加工的范围很大,从简单的查询、排序、归并到负责的模型调试及预测。

(5)信息的维护。包括经常更新存储器中的数据,使数据保持合用的状态。广义上来讲,包括系统建成后的全部数据管理工作。信息维护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和保密。

(6)信息的使用。指高速度和高质量地为用户提供信息。

2.信息系统分类

信息系统分类方法很多,从应用角度可以分成人工信息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从独立性角度可分成独立信息系统和综合信息系统;从处理方式角度可分为批处理信息系统和联机处理信息系统。下面主要介绍以数据环境分类和以应用层次分类。

(1)以数据环境分类。按照数据环境,可以把信息系统分为数据文件、应用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数据文件没有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数据库虽然使用了数据库管理系统,但未实现共享:主题数据库建立了一些数据库与一些具体的应用,有很大的独立性,数据经过设计,其存储结构与使用它的处理过程都是独立的,各种数据通过一些共享数据库被联系和体现:在信息检索系统中,一些数据库被组织为能保证信息检索和快速查询的需要,而不是大量的事务管理。

(2)以应用层次分类。通常,一个组织的管理活动可以分成 4 级,分别是战略级、战术级、操作级和事务级。与此相对应的,信息系统也分为战略级信息系统(使用者都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战术级信息系统(企业中层经理及其管理部门)、操作级信息系统(服务型企业的业务部门) 和事务级信息系统(企业的管理业务人员)。


  1. 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比一般技术工程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这是因为技术手段复杂;内容复杂,目标多样,投资密度大,效益难以计算;环境复杂多变。

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旧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如图4所示。

从图 4 可见,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5个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及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根据需要与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审议通过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_数据_05

图4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逻辑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也是信息系统建设与一般工程项目的重要区别所在。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说明书中,这是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它既是给用户看的,也是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依据。系统说明书一旦讨论通过,就是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

简单地说,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回答系统“做什么”的问题,而系统设计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怎么做”。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就是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物理设计阶段,又可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等。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几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任务同时展开,必须精心安排、合理组织。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展报告。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根据一定的规格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除技术人员外,开发的各个阶段需要有业务人员的参加配合。开发的前期需要用户配合系统分析人员做好系统分析工作,后期需要用户承担测试、切换工作。为了使用户配合好开发工作,需要对用户进行培训。图5 是各开发阶段人力需求曲线。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_信息技术_06

图5

  1. 信息系统的发展

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的信息系统,都要经历由初级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诺兰(Nolan)总结了信息系统发展的规律,于 1973 年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并在1980年完善了这一理论,人们称之为诺兰模型,如图6 所示。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_数据_07

图6


(1)初装。从单位购买第1台计算机用于管理部门就开始了初装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初步意识到计算机对管理的作用,有少数人具备了初步应用能力。

(2)蔓延。计算机初见成效吸引了人们,使信息系统扩散到多个部门,便进入了蔓延阶段。在这一阶段,数据处理能力发展很快,但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数据具有不一致性、共享性差等。这个阶段的投资迅速增长,但只有一部分系统取得实际效益

(3)控制。解决蔓延阶段的问题,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对信息系统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严格地控制代替了自由蔓延。这一阶段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控制阶段投资增长较慢。

(4)集成。在控制的基础上,硬件重新连接,在软方面建立集中式数据库和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的系统,这就是集成。诺兰认为前三个阶段属于“计算机时代”,从第四个阶段开始进入“信息时代””。这个阶段由于各种硬件、软件设备大量扩充,投资迅速增长。

(5)数据管理。集成之后进入数据管理阶段。

(6)成熟。成熟的信息系统应能满足组织各个管理层次的要求,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主要有企业系统规划方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本节简要地介绍这些方法。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BSP)

BSP 方法是IBM公司提出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BSP 方法是企业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的基础,也就是说,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是在 BSP 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了解并掌握 BSP 方法对于全面掌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是有帮助的。

1.BSP 方法的原则

实行 BSP 研究的前提是,在企业内有改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要求,并且有为建设这一系统而建立总的战略的需要。因而,BSP 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的信息系统的长期目标有关。

(1)一个信息系统必须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

(2)一个信息系统的战略应当表达出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对任何企业而言都同时存在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是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和操作控制层。战略计划层是决定组织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资源,获取、使用、分配这些资源的策略的过程;通过管理控制层,管理人员确认资源的获取及组织的目标是否有效地使用了这些资源;操作控制层保证有效率地完成具体的任务。

(3)一个信息系统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

(4)一个信息系统应该适应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改变。

(5)一个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应当由总体信息系统结构中的子系统开始实现。BSP对大型信息系统而言,是“自上而下”的系统规划、“自下而上”的分步实现。


2.BSP方法的目标

BSP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信息系统规划,用以支持企业短期的和长期的信息需要其具体目标可归纳如下。

(1)为管理者提供一种形式化的、客观的方法,明确建立信息系统的优先顺序,而不考虑部门的狭隘利益,并避免主观性。

(2)为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系统的建设和投资做准备。由于系统是基于业务活动过程的,所以不因机构变化而失效。

(3)为了以最高效率支持企业目标,BSP 提供数据处理资源的管理。

(4)增加负责人的信心,坚信收效高的主要的信息系统能够实施。(5)提供响应用户需求和优先的系统,以改善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应将数据作为一种企业资源加以确定。为使每个用户更有效地使用这些数据,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

由于 BSP 方法所得到的规划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它只是某个时间内对企业信息资源的最佳认识,因此,BSP 方法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一种环境和提出初步的行动计划,使企业能根据这个计划对将来的系统和优先次序的改变做出积极响应,不至干造成设计的重大失误。另外,BSP 方法定义了信息系统的职能和继续规划过程。


  1. BSP方法的研究步骤

BSP方法的研究步骤如图7所示。

BSP 的经验说明,除非得到了最高领导者和某些最高管理部门参与研究的承诺,否则不要贸然开始 BSP 的研究,因为研究必须反映最高领导者关于企业的观点,研究的成果取决于管理部门能否向研究组提供企业的现状,它们对于企业的理解和对信息的需求因此,在一开始时就要对研究的范围和目标、应交付的成果取得一致意见,避免事后的分歧,这是至关重要的。在取得领导同意以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选择研究组组长,要有一位企业领导用全部时间参加研究工作并指导研究组的活动。要确认参与研究的其他层次领导是否合适,并正确地解释由他们所在部门得到的材料。准备工作的主要成果应当是研究计划的制定,其内容包括研究计划、会谈日程、与主持单位一起做复查的时间表和研究报告大纲。在研究开始阶段,主要是对企业情况进行介绍,全体研究组成员都要参加介绍会。企业过程是企业资源管理所需要的、逻辑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它们的分析和识别无须考虑与组织机构的联系。识别了企业过程之后,就要以企业资源为基础,通过其数据的类型识别出数据类。数据类是指支持企业所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即数据按逻辑相关性归成类。数据类型是和信息生命周期有关的,根据信息资源的4个周期,数据类一般也有存档类、事务类、计划类和统计类。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_信息系统_08


图7 BSP方法的研究步骤

分析现存系统支持的步骤包括考察信息系统对过程的支持、识别当前的数据使用情况、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提出判断和结论;定义信息总体结构的步骤包括企业的信息结构图、确定主要系统、表示数据流向、识别子系统、先决条件的分析、信息结构的使用计划

企业的信息结构图描绘了每一个系统的范围,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系统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过程的支持,以及子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信息结构图是企业长期数据资源规划的图形表示,是现在和将来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的蓝图。为了将复杂的大信息系统分解成便于理解和实现的部分,一般将信息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分系统,即信息系统的主要系统。通过将过程和由它们产生的数据类分组、归并,形成主要系统。

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的过程为确定选择的标准、对子系统进行排序、描述优先子系统、选择实施方法。

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RM)是指组织在业务活动中(如生产和经营活动)对信息的产生、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进行全面的管理。信息资源与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一样,都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应该像管理其他资源那样管理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包括数据资源管理和信息处理管理,前者强调对数据的控制(维护和安全),后者则关心企业管理人员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流程和方法),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是数据管理。数据管理与数据库管理有很大的区别,数据库管理仅仅负责物理数据库的设计、实现、安全性和维护工作;而数据管理在于确定数据规划、数据应用、数据标准、数据内容和数据范围等。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三个主题。

(1)资源管理的方向和控制,要从整个企业管理的全面来分析资源的管理。其指导方针是数据可共享、数据处理机构提出应用项目、资源的有效性。

(2)建立企业信息资源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方针政策,控制和监督信息资源功能的实施。

(3)建立信息资源的组织机构,从事数据的计划和控制、数据获取以及数据的经营管理,并包括企业应用系统的开发。该机构应由企业的一位副总裁来担任领导,并包括数据处理管理人员和数据管理人员。

通过BSP研究而提出的具体建议可能有以下4个方面。

(1)信息结构。包括对目前正在开发的系统所需要的修改,对作为未来方向和未来信息系统规划基础的信息机构的认可,对现行系统的过渡性改进。

(2)信息系统管理。包括加强数据管理以控制组织机构内的数据资源:改进信息系统的规划过程,使得更有效地支持企业和使用信息资源,提供一个测控系统,以保证未来实施工作能顺利完成。

(3)分布信息系统规划。包括分布信息系统的硬件配置,数据的组织和程序的开发

(4)总体结构优先顺序。包括提出将被实行的优先级的系统,实行高优先级系统的先行系统的确定。

每个开发计划都应该包括项目的范围、主题和目标、预期成果、进度、潜在的效益人员和职能、工具和技术、人员培训、通信、后勤和控制。写出BSP研究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并向管理部门介绍

研究工作所做出的判断,提出建议及通过开发计划。成果报告一般应包括研究的背景系统目标和范围、研究方法、主要问题的识别、结论及建议、对后续项目的开发计划等BSP研究的后续活动是指当BSP 研究完成后,进一步开发时应考虑和从事的活动它是BSP研究主要活动的继续发展。它更偏重于确定细节和做出实现项目的计划。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

按照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的观点,企业要搞信息化,首要任务应该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做好企业战略数据规划。一个好的企业战略数据规划应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有非常明显的异质性和专有性,必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

马丁总结了信息系统开发的经验与教训,创造性地发现企业数据处理中一个基本规律:数据类和数据之间内在的联系是相对稳定的,而对数据处理的业务过程和步骤是经常变化的。


  1. 自顶向下的规划

规划工作应由核心设计小组来领导,一般由4个人组成,他们将得到企业内各个用户部门的帮助,并从用户部门选取一些主要人员参加到设计小组中。一般称这些部门用户参加者为用户分析员。对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要完成一个自顶向下的规划设计,核心设计小组应包括数据处理管理人员、系统分析领导者、资源管理人员、财务总监、业务经理和客户服务经理等。核心设计小组成员应由外来顾问进行培训指导。信息资源规划中,信息资源规划者自顶向下进行全局规划,数据管理员自底向上进行详细设计,自底向上设计是自顶向下规划的延伸。自顶向下的全局规划可分为粗略的方式和精细的方式。粗略的方式一般只描述职能范围和业务活动过程,而不描述活动。它们只描述主题数据库而不去描述组成这些数据库的实体。数据规划的步骤如下。

数据规划的步骤如下。

(1)企业模型的建立。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逐步细化。

①开发一个表示企业各职能范围的模型。

扩展上述模型,使它表示企业各处理过程。

继续扩展上述模型,使它能表示各处理过程

确定研究的边界。

建立业务活动过程

(4)实体和活动的确定。

(5)对所得规划结果进行审查。

马丁认为,自顶向下的全局规划工作应该在6个月内完成。


  1. 企业模型的建立

企业模型表示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具有的职能,企业职能范围是企业中的主要业务领域。在信息资源规划中,第一个阶段就是确定企业的各个职能范围,以便从总体上把握整个企业的概况。

在一个企业中,需要一张表明该企业职能和活动的企业模型图,马丁指出,企业模型应具有完整性、适用性、持久性。大多数企事业中,都存在着对该组织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一般称为企业经营关键成功因素。而在大多数企业,通常有 3~6个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因素,为使企业获得成功,这些关键性的任务必须特别认真地完成。在一个企业的业务活动中,关键成功因素总是那些与确保企业具有竞争能力相关的因素。在不同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关键成功因素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同一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在不同的时间内,其关键成功因素也不同,甚至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1. 主题数据库

战略数据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确定企业主题数据库,主题数据库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加速应用项目的开发。它把企业的全部数据划分成一些可以管理的单位,即主题数据库。主题数据库的基本特征如下。

(1)面向业务主题(不是面向单证报表)。主题数据库是面向业务主题的数据组织存储,例如,企业中需要建立的典型的主题数据库有产品、客户、零部件、供应商、订货、员工、文件资料和工程规范等。其中,产品、客户和零部件等数据库的结构,是对有关单证、报表的数据项进行分析整理而设计的,不是按单证、报表的原样建立的。这些主题数据库与企业管理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相关联,而不是与通常的计算机应用项目相关联。

(2) 信息共享(不是信息私有或部门所有)。主题数据库是对各个应用系统“自建自用”的数据库的彻底否定,强调建立各个应用系统“共建共用”的共享数据库。不同应用系统的计算机程序调用这些主题数据库,例如,库存管理调用产品、零部件、订货数据库:采购调用零部件、供应商、工程规范数据库;等等。

(3)一次、一处输入系统(不是多次、多处输入系统)。主题数据库要求调研分析企业各经营管理层次上的数据源,强调数据的就地采集,就地处理、使用和存储,以及必要的传输、汇总和集中存储。同一数据必须一次、一处进入系统,保证其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但可以多次、多处使用。

(4)由基本表组成。一个主题数据库的科学的数据结构,是由多个达到基本表规范(满足3NF)要求的数据实体构成的。

主题数据库最主要的特征是面向业务主题,而不是面向应用程序,因而数据独立于程序。主题数据库应设计得尽可能的稳定,使能在较长时间内为企业的信息资源提供稳定的服务。稳定并非限制主题数据库永不发生变化,而是要求在变化后不会影响已有的应用项目的工作。要求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独立于当前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物理实现过程,这样能保持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仍然有效。

马丁推荐两种方法选择和确定主题数据库。首先,列出企业所涉及的产品和机构的组成内容。其次,可以考察业务活动过程,然后记录下每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属于哪个数据类,这样得到一个数据分类表。可以将前后两种途径得到的数据分类表相互对照来建立一个联合的数据分类表,从而形成主题数据库的基础。

马丁提出,主题数据库与 BSP 方法中的数据类是相当的概念。当给出许多主题数据库及业务活动过程后,在实现企业信息系统时,必须把这些主题数据库组合或划分成若干可以实现的子系统。马丁区分了计算机的 4 类数据环境,分别是文件环境(不使用数据管理系统)、应用数据库环境(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主题数据库环境(数据库的建立基本独立于具体应用)和信息检索系统环境(为自动信息检索、决策支持和办公自动化而设计,数据动态变化)。其中信息检索系统环境通常与主题数据库环境共存,把信息检索系统从生产性的数据系统中分离出来的主要原因是考虑效率问题。就主题数据库环境而言,如果管理不善,则会退化成文件环境或应用数据库环境。马丁指出,一个高效率的企业应该基本上具有3类或4类数据环境作为基础。


  1. 战略数据规划的执行过程

战略数据规划的执行过程包括企业的实体分析、活动分析、企业的重组、亲合度分析和分布数据规划。

(1)企业的实体分析。实体是数据的载体,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例如,顾客、财务预算等。实体分析是自顶向下确定企业实体的过程,实体分析过程需要非数据处理的高级管理人员参加,实体分析结果的质量与参加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

(2)活动分析。马丁建议把平常所画的树结构形式的层次结构图,改成自左向右横着绘制。马丁认为,缺乏自动化管理工具一直是不适当的数据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3)企业的重组。实体分析不仅把现行组织机构转换成数据结构,而且提供给高层管理人员一种手段,通过实体分析而提出询问;根据分析的结果,企业或部门应该怎样改变;或按照外部环境,该组织大致怎样改变

(4)亲合度分析。亲合度矩阵 E 用来表明一个实体与其他实体之间的亲合程度,可用于把实体聚合成主题数据库。一般来说,如果两个实体的亲合度比较高,则它们应该在同一个主题数据库中;相反,则不能放在同一个主题数据库中。具体的分界线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而定。

(5)分布数据规划。分布式数据存在6种不同的基本式,分别是复制的数据、子集数据、重组数据、划分数据、独立模式数据和不相容数据。

信息工程方法

信息工程方法是马丁创立的面向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和实践。信息工程方法与信息系统开发的其他方法相比,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就是信息工程不仅是一种方法,它还是一门工程学科。它第一次把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工程化了。所谓工程化,就是指有一整套成熟的、规范的工程方法、技术、标准、程序和规范,使得开发工作摆脱随意性和多变性,其目标是使信息系统的开发走上智能化、程序化和自动化的道路。

信息工程的组成包括系统的方法论、完备的工具集、信息工程环境和成熟的经验总结4个部分。信息工程方法认为,与企业的信息系统密切相关的三个要素是企业的各种信息、企业的业务活动过程和企业采用的信息技术。也就是说,信息、过程和技术构成了企业信息系统的三要素。


  1. 信息工程步骤

信息工程自上而下地把整个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 4个实施阶段,分别是信息战略规划阶段、业务领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和系统构成阶段。这 4 个阶段在具体的实施中,根据其任务和性质一般可再划分为如下的7个步骤。

(1)信息战略规划。分析并建立起企业信息需求的全面视图,并产生企业的信息战略规划。

(2)业务领域分析。对特定业务领域进行详细分析,并产生业务领域说明

(3)业务系统设计。详细描述支持特定业务领域的应用系统,并产生业务系统说明书。

(4)技术系统设计。将业务系统设计的结果定制在特定的目标计算环境,并产生技术系统说明书。

(5)系统构成。建立系统的全部可执行部分,完成用户认可的系统功能,并完成相应的用户规程和操作程序,实现系统构成。

(6)系统转换。将新构成的应用系统安装到生产环境中,以代替原有的系统,实现系统转换。

(7)系统运行。系统投入生产,并充分认识应用系统所带来的效益,完成系统运行。


  1. 信息战略规划

信息战略规划是信息工程实施的起点,其流程包括评估企业的信息需求、建立企业总体信息结构、建立企业业务系统结构、建立企业技术结构和提交信息战略规划。

(1)评估企业的信息需求。包括确定企业使命、战略、目标、关键成功因素、企业业务流程、部门的信息需求,确定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能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和新的业务机会以及竞争优势。

(2)建立企业总体信息结构。确定企业的实体(数据的载体,用记录作为属性并分析实体间的联系,建立结构化的实体关系图,建立实体/业务功能CU(Create/Use,创建/使用)矩阵。依据过程/数据类矩阵将过程数据类组合,从而将整个系统分解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若干主要系统。将各个主要系统进一步细化为子系统,确定子系统的轮廓,分析子系统间的依赖性,确定其开发顺序。当确定了信息结构的主要系统和子系统后,就建立了企业将来信息支持的概貌。

(3)建立企业业务系统结构。对 CU 矩阵进行实体活动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企业进行重组。对 CU 矩阵进行亲合度分析,使实体类聚合成若千聚合实体类组(即将来的数据库)。对业务功能之间的亲合度进行分析,形成聚合的业务功能组,即企业预期的业务系统。建立业务系统结构图,对预期的业务系统进行分类,并建立预期系统之间的信息流。最后调整预期系统。建立预期业务系统/预期数据存储矩阵,通过该矩阵得到业务领域的正确划分,进而建立业务领域/预期系统矩阵、业务领域/业务功能矩阵和业务领

域/实体类矩阵。

(4)建立企业技术结构。通过给出每个预期的数据库和文件的分布状况形成预期的数据存储/地点矩阵,进而形成每个地点数据分布决策表的办法建立数据分布矩阵。建立业务系统分布矩阵,规划不同地理位置的场所和部门的业务系统。对数据分布进行分析建立有关地点的系统/数据存储矩阵,建立有关地点的业务系统和相应数据库或文件之间交互关系矩阵,制定每个地点的计算机、数据库配置计划,进而制定出企业整体网络规划。

(5)提交信息战略规划。即提交完整的规划方案,通过此规划方案可以行之有效地指导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的内容为企业合理的定位,其推荐的计划将根据更多的意见进一步讨论和修正

根据上述流程,信息战略规划的具体任务包括以下6 个方面

(1)制定信息战略规划项目的计划。

(2)初始评估。评估企业信息需求、组织机构和信息环境。

(3)定义信息结构。

(4)评估当前的环境,包括业务环境和技术环境。

(5)确定业务系统结构。

(6)完成信息战略规划项目,提交信息战略规划报告


  1. 数据和资料的收集

为了制定企业信息战略规划,将涉及到有关制定企业计划的资料、有关组织结构的资料、有关业务活动的资料、现有系统的环境资料和当前技术环境的资料。

(1)有关制定企业计划的资料。包括任务、目标、战略、计划和关键成功因素的资料。

(2)有关组织结构的资料。组织结构是指所定义的组织单元间的关系:组织单元是指由若千组织角色所构成的组成企业的实体或与企业进行交易的外部实体,组织角色是指根据所承担的工作,分配给个人或组织单元的职位类型。

(3)有关业务活动的资料。包括业务功能、业务活动、主题域、实体类型和实体联系的资料。

(4)现有系统的环境资料。现有系统的环境是指支持当前企业各方面业务活动的算机系统,应获取每个系统的名称、类型和功能以及其覆盖的业务范围、采用的产品或技术、对现行业务的支持程度。计算机系统可分为决策性系统、规划性系统、控制性系统和操作性系统。

(5)当前技术环境的资料。包括硬件产品、软件产品、网络产品和应用系统的资料。

收集上述资料的主要途径是进行采访(用户调查)。在制定信息战略规划时,一般应采访三类人员,分别是最高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其他相关人员。信息工程方法根据经验形成了所谓的结构化采访技术,包括采访人员、采访准备、进行采访、整理结果、时间和次数。

收集有关资料后,形成正式的文档并进行分类,包括业务文档、技术文档和系统文档。然后,对这些文档进行复审。

4.信息战略规划报告

信息战略规划报告是所有前期工作的总结,该报告将成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依据。信息战略规划报告的读者首先应该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因此,不能把报告写成一份纯技术性的文件。信息战略规划报告应包括摘要、规划和附录三个部分。

摘要通常不要超过 5 页,其内容应涉及下列主题。

(1)信息战略规划所涉及的范围。

(2)企业的业务目标和战略重点

(3)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的影响

(4)对现有信息环境的评价。

(5)推荐的系统战略(关于信息结构规划和业务系统结构规划的总结)。

(6)推荐的技术战略(关于技术结构的总结)。

(7)推荐的组织战略(关于信息系统组织进行机构改革的建议)。

(8)推荐的行动计划(要执行的主要项目、项目的持续时间、硬件设备获得的时间)规划是信息战略规划报告的主体内容,详细描述执行摘要中的相关要点、所使用的表格、图形和插图表达的重要信息。规划的篇幅一般在 40~70 页之间,不宜过长。其主要内容如下。

(1)阐述总体内容。包括规划的范围、规划委托人和规划组成员。

(2)业务环境描述。包括企业的任务、目标、关键成功因素、信息需求及组织结构。

(3)评价现有信息环境,确定在满足业务环境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

(4)通过可选择方案和推荐的信息结构、业务系统结构、技术结构,阐明其优点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5)最后给出推荐的行动计划。

大部分规划的详细内容可包含在附录中。另外,除了规划报告之外,还要利用必要的场合和手段展示规划成果。

信息化基础

所谓信息化,可以认为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各个领域及其各个层面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信息技术自身和整个社会都发生着质的变化。从本质上看,信息化应该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的过程。我国信息化管理部门列出了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分别是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信息化人才,以及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这6 个要素可以作为区域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等的参考。实际上,信息化的内容总是围绕着这6个要素展开的。

企业资源计划

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三大流,分别是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也就是对这三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概括地说,ERP 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 系统是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不仅仅是信息系统。它利用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资源,为企业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创造最优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ERP 理论与系统是从MRP-II(制造资源计划II)发展而来的,它的主线也是计划,但 ERP 已将管理的重心转移到财务上,在企业整个经营运作过程中贯穿了财务成本控制的概念。在设计和开发 ERP 系统时,应该把握住一个中心、两类业务、三条干线的总体思路一个中心就是以财务数据库为中心;两类业务就是计划与执行:三条干线则是指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在 ERP 设计时常用的工具包括业务分析、数据流程图、实体关系图及功能模块图。

  1. ERP的功能

ERP 的功能模块比较多,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

(1)财会管理。ERP 中的财务模块与一般的财务软件不同,作为ERP 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和系统的其他模块有相应的接口,能够相互集成。一般的 ERP 软件的财务部分分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两大块。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它由总账模块、应收账模块、应付账模块、现金模块、固定资产模块、多币制模块、工资核算模块和成本模块等部分构成: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再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它主要包括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其中,财务计划是根据前期财务分析做出下期的财务计划、预算等;财务分析提供查询功能和通过用户定义的差异数据的图形显示进行财务绩效评估,账户分析等;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部分,中心内容是做出有关资

金的决策,包括资金筹集、投放及资金管理等模块。

(2)生产控制管理。生产控制管理功能是 ERP 系统的核心所在,它将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企业能够有效地降低库存,提高效率,同时使得生产流程能够自动前后连贯地进行,而不会出现生产脱节,耽误生产交货时间。生产控制管理是一个以计划为导向的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首先,企业确定它的一个总生产计划,再经过系统层层细分后,下达到各部门去执行。即生产部门以此为依据进行生产,采购部门以此为依据进行采购等。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和制造标准等模块。

(3)物流管理。包括销售管理、库存控制和采购管理等模块。

(4)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招聘管理、工资核算、工时管理和差旅核算等模块。


  1. ERP的实施实施

ERP是一场耗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由于 ERP 软件原本是个实用性强、牵涉面较广的管理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采取规范的方法,严格按照 ERP软件的实施方法论进行。ERP 实施方法论的核心是实现管理思想的革命和管理信息化技术的提升。实施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时期。

(1)前期。主要是基础数据准备和标准化。

(2)中期。进行交接面界定,业务流程重组。

(3)后期。实施适应期,实行手工与计算机(或新旧系统)并行作业,逐步解决不适应性。

整个实施过程包括项目启动、组建团队、设计、编码、测试、数据准备、软件安装软件调试、项目试运行和项目正式运行等环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工作。

(1)明确观点、统一认识、建立实施团队。

(2)明确目标和制订实施计划。

(3)根据企业人员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组织培训。

(4)根据企业现状进行业务需求分析。

(5)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建模和进行原型分析

(6)根据实际业务流程和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功能和参数配置以及系统实施

(7)根据业务原型进行试运行试验。

(8)制订技术解决方案。

(9)调试环境、培训和测试

(10)上线准备、数据准备

(11)系统上线,投入运行

(12)系统优化、周期性系统运行审查。

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指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进,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进业务流程。其中,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与以往的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战略管理等理论相比,业务流程重组要求企业管理者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业已形成的基本信念,即对长期以来企业在经营中所遵循的基本信念,如分工思想、等级制度、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等体制性问题进行重新思考。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进行创造性思维。业务流程进行重组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而不能在既定的框框中实施重组。这是因为,业务流程重组不是对组织进行肤浅的调整修补,而是要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彻底改进,抛弃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以及陈规陋习,另起炉灶。

确切地说,是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今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指标上取得显著性的提高。


  1. 基本原则

首先,要明确 BPR 涉及的业务流程和它的覆盖范围。一般来说,业务流程可分为管理流程、操作流程和支持流程三类。操作流程直接与满足外部顾客的需求相关。支持流程是指为保证操作流程的顺利执行,在资金、人力、设备管理和信息系统支撑方面的各种活动。管理流程是指企业整体目标和经营战略产生的流程,这些流程指导了企业整体运作方向,确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所以是一类比较重要的流程。应该说,BPR 的流程覆盖了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和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即设计流程、生产流程、管理流程和营销流程。

海默(Hammer)曾经提出7条原则用以指导BPR 项目。

(1)组织机构设计要围绕企业的产出,而不是一项一项的任务。

(2)要那些使用过程输出的人来执行过程操作。

(3)将信息处理工作结合到该信息产生的实际过程中去。

(4)对地理分散的资源看作是集中的来处理。

(5)平行活动的连接要更紧密,而不是单单集成各自的活动结果

(6)将决策点下放到基层活动中,并建立对过程的控制。

(7)尽量在信息产生的源头,一次获取信息,同时保持信息的一致性。BPR 另外一个基本思想是在组织上建立跨功能的任务团队。一些 BPR 项目之所以失败也正是由于他们将 BPR 局限于孤立的单个功能领域。BPR 这一特点也相应要求从上到下、全企业范围内的支持。要争取尽可能多的总经理的时间投入到BPR 项目中,有人说至少20%~50%,才能使 BPR 的项目得以成功。

麦金赛(McKinsey)从BPR 项目的具体实施角度出发,给出了一些建议

(1)要保证BPR项目在启动时就建立起有效的领导机制。

(2)企业人员应参与到重组的具体工作中。

(3)争取全体企业员工对 BPR项目的理解和参与。

(4)调研范围要广泛和全面,但研究和实施中则要突出具体领域,抓住主要矛盾

(5)进行成本和效益分析

(6)对无法衡量的部分,BPR 实施中尽量不触及

(7)加强工作中的交流。

(8)不要放过各种可能的重组流程,尽管其中一些流程输出不显著。


  1. KBSI 的BPR实施框架

美国KBSI公司的BPR框架提出从以下三个方面对BPR的特征进行描述。

(1)实施 BPR 指导原则。包括正确领导(这是实施BPR 最重要的,放在首位的原则)、目标驱动、流程驱动、以价值为中心、对顾客需求的响应、并行性、范例变换、非冗余、模块化、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知识财富。

(2)BPR的实施过程(BPR 活动与活动之间关系的集合)。包括制 BPR 远景、使命与目标;获取现有系统描述:确认改进机会;规划未来流程,进行未来系统设计;制订过渡方案;实施未来系统;维护系统。

(3)各种方法和工具以及它们在支持 BPR方面的作用。


  1. 多层的BPR实施框架

为实现顾客满意度的明显增强,BPR 兼顾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倡导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BPR 的实施会引起企业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化,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与观念的变化、业务流程的变化、组织与管理的变化。

多层的 BPR 实施框架将 BPR 的实施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观念重建层、流程重建层和组织重建层,每层各有其自身的对象、方法和目标,各层次还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1. BPR实施步骤

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步骤如下。

(1)BPR 项目的启动。包括确立发起人的地位、引进变革思想、采取有效的行动。在项目启动阶段,发起人应完成以下活动:描述变革的预期结果并传递给组织和干系人;建立对目标的统一定义:任命领导小组和项目小组:正确的人安排在正确的位置,提供支持,解决行政问题,消除组织前进的障碍;监视进程和结果。

(2)拟订变革计划。包括组成领导小组、建立高级管理层变革的概念、对环境和组织进行调查、开发经营案例、关联努力方向和经营战略、筛选变革项目、开发行动的整体计划。

(3)建立项目团队。针对团队组织的有关建议如下:项目团队的规模不能太大,般最理想的成员数是6~10名;团队应该有正确的混合型技能和经验,团队拥有不同层次的代表;项目组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变革项目上;团队的目标必须清晰、现实、有挑战性和可测量性;项目组必须讲求效率。

(4)分析目标流程。包括叙述性描述、社会系统分析。

(5)重新设计目标流程。包括确定设计原则、重新设计组织。有关原则如下:构造有助于控制关键偏差的组织:工作的基础单元是整体工作;工作团队成为组织的构建模块;在源头控制偏差的发生;提供信息反馈系统,在工作点进行决策,将控制流程与信息流程集成,设计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核心活动吸引支持活动;一次性获取数据;功能存在元余;工作团队是一个学习系统;使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分享信息。

(6)实施新的设计。包括关注实施的特殊问题、文化的彻底变革、与组织性能相关的问题、改进文化的关键、使用桥头堡战略实施变革。所谓桥头堡战略,是指选择一个区域(桥头堡),建立一个表现非凡的工作团队,然后逐个阶段地覆盖整个流程。

(7)持续改进。包括建立流程优化团队、定义优化目标、绘制流程图、形成改进项目的计划(确定根本原因、开发解决方案、实施变革、结果评估)。

(8)重新开始。指导小组要通过刷新他们的经营战略、改进计划和选择其他流程进行优化,继续业务流程改进的另一个周期。


  1. BPR与信息系统规划

业务流程改进之所以能达到巨大的提高,在于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潜能,即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业务的过程,简化业务过程。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业务流程实施的重要技术保证。而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提是有一个与其配套的信息系统规划,这是因为,业务流程实施与信息系统规划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一方面,信息系统规划要以流程改进为前提,并且在系统规划的整个规程中以业务流程为主线。随着业务流程重组的深入,要求业务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其集成化、智能化以及网络化的程度,对信息系统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信息系统定位于面向客户、面向不断变化的业务流程。

另一方面,面向流程的信息系统规划驱动企业的业务流程改进。信息系统的科学规划,使得信息的收集、存储、整理、利用和共享更为方便快捷,使得产品的市场调查、产品构想、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等环节的并行成为可能,从而打破了企业传统的专业化分工,为业务战略的实现,设计新的业务流程或改进已有流程,借助信息系统的规划与信息系统的最终实施来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改进创造了条件。基于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规划能够适应企业当前或未来的发展需要,使信息系统的建设更具有效性与灵活性。

基于业务流程的系统规划一定要突破以现行职能式管理模式的局限,从供应商、组织、客户的价值链出发,确定企业信息化的长远目标,选择核心业务流程为实施的突破口,在业务流程创新及规范化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规划与功能规划。

基于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步骤如下

(1)战略规划。主要是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认清企业的发展方向,了解企业运营模式;进行业务流程调查,确定成功实施企业战略的成功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业务流程,制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使得信息系统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为业务流程

实施提供战略指导。

(2)流程规划。面向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规划,是数据规划与功能规划的基础。主要任务是选择核心业务流程,并进行流程分析,识别出关键业务流程,以及需要改进的业务流程,画出改进后的业务流程图。

(3) 数据规划。在业务流程规划的基础上识别由流程所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类。首先定义数据类,数据类是指支持业务流程所必需的逻辑上的相关数据。然后进行数据的规划,按时间长短可以将数据分为历史数据、年报数据、季报数据、月报数据和日报数据等:按数据是否共享可以分为共享数据和内部专用数据:

按数据的用途可分为系统数据、基础数据和综合数据等。

(4)功能规划。在对数据类和业务流程了解的基础上,建立数据类与过程的关系矩阵(U/C矩阵)对它们的关系进行综合,并通过U/C 矩阵识别子系统,进一步进行系统总体逻辑结构规划,即功能规划,识别功能模块。

(5)系统实施。由于基于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和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实施方案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其区别只在于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对于业务流程实施和信息系统应以何为主,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策略选择。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通过提供更快速、更周到的优质服务来吸引或保持更多的客户。CRM集成了信息系统和办公系统等的一整套应用系统,从而确保了客户满意度的提高,以及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来降低企业的成本。

CRM在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的基础上,重构包括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等业务流程。CRM的目标不仅要使这些业务流程自动化,而且要确保前台应用系统能够改进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以达到使企业获利的最终目标。CRM 实际上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理念。同时,它又不仅是一个概念,也不仅是一种理念,它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新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型,并由集成了前台和后台业务流程的一系列应用程序来支撑。这些整合的应用系统保证了更令人满意的客户体验,因而会使企业直接受益。

CRM的根本要求就是与客户建立起一种互相学习的关系,即从与客户的接触中了解他们在使用产品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并帮助他们加以解决。在与客户互动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姓名、通信地址、个人喜好以及购买习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甚至拓展新的市场需求。例如,在订票中心预订了机票之后,CRM 就会根据了解的信息向你提供唤醒服务或是出租车登记等增值服务。因此可以看到,CRM解决方案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跟客户的“接触”,搜集客户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并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提供完善的个性化服务。

般来说,CRM由两部分构成,即触发中心和挖掘中心。触发中心是指客户和CRM通过电话、传真、WebE-mail 等多种方式“触发”进行沟通;挖掘中心则是指 CRM记录交流沟通的信息和进行智能分析。由此可见,一个有效的 CRM 解决方案应该具备以下要素。

(1)畅通有效的客户交流渠道(触发中心)。在通信手段极为丰富的今天,能否支持电话、Web、传真和 E-mail 等各种触发手段进行交流,无疑是十分关键的。

(2)对所获信息进行有效分析(挖掘中心)。

(3)CRM 必须能与 ERP 很好地集成。作为企业管理的前台,CRM 的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的信息必须能及时传达到后台的财务、生产等部门,这是企业能否有效运营的关键。

CRM的实现过程具体来说,包含如下三方面的工作

(1)客户服务与支持。即通过控制服务品质以赢得顾客的忠诚度,例如对客户快速准确的技术支持、对客户投诉的快速反应、对客户提供产品查询等。

(2)客户群维系。即通过与顾客的交流实现新的销售,例如通过交流赢得失去的客户等。

(3)商机管理。即利用数据库开展销售,例如利用现有客户数据库做新产品推广测试,通过电话促销调查,确定目标客户群等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的核心是供应链。供应链是指一个整体的网络用来传送产品和服务,从原材料开始一直到最终客户(消费者),它凭借一个设计好的信息流、物流和现金流来完成。现代意义的供应链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供应链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任何一个企业内部都有一条或几条供应链,包括从生产到发货的各个环节;另一层含义是一个企业必定处于市场更长的供应链之中,包括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每一个环节。供应链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循环系统,是企业电子商务中最重要的课题。统计数据表明,企业供应链可以耗费企业高达 25%的运营成本。

供应链管理至少包括以下6大应用功能:需求管理(预测和协作工具)、供应链计划(多工厂计划)、生产计划、生产调度、配送计划和运输计划。新型的供应链管理借助于 Internet 使这个“供应”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协作,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关键。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覆盖了从供应商、制造商到分销商,再到零售商等供应链中的所有环节。其信息流分为需求信息流和供应信息流,这是两个不同流向的信息流。当需求信息(如客户定单、生产计划和采购合同等)从需方向供方流动时,便引发物流。同时供应信息(如入库单、完工报告单、库存记录、可供销售量和提货发运单等)又同物料一起沿着供应链从供方向需方流动。

由于供应链中的企业是一种协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因而供应链中的信息获取渠道众多,对于需求信息来说既有来自顾客的也有来自分销商和零售商的:供应信息则来自于各供应商,这些信息通过供应链信息系统而在所有的企业里流动与分享。对于单个企业情况来说,由于没有与上下游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上下游企业也就没有为它提供信息的责任和动力,因此单个企业的信息获取则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收集。

处于供应链核心环节的企业要将与自己业务有关 (直接和间接)的上下游企业纳入一条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中,使多个企业能在一个整体的信息系统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把这些企业的分散计划纳入整个供应链的计划中,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增强了该供应链在市场中的整体优势,同时也使每个企业均可实现以最小的个别成本和转换成本来获得成本优势。这种网络化的企业运作模式拆除了企业的围墙,将各个企业独立的信息孤岛连接在一起,通过网络、电子商务把过去分离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对供应链中的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建立网络化的企业运作模式是建立企业间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的基石。

产品数据管理

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是一门用来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信息(包括零件信息、配置、文档、设计文件、结构和权限信息等) 和所有与产品相关过程(包括过程定义和管理)的技术。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虽然各单元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已经日益成熟,但都自成体系,彼此之间缺少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利用,形成所谓的“信息孤岛”,并且随着计算机应用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种数据也急剧膨胀,对企业的相应管理形成巨大压力: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重复冗余,数据检索困难,数据的安全性及共享管理等。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实现信息的有序管理将成为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关键因素。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一项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一-PDM,即以软件技术为基础,以产品为核心,实现对产品相关的数据、过程、资源一体化集成管理的技术。PDM 明确定位为面向制造企业以产品为管理的核心,以数据、过程和资源为管理信息的三大要素。PDM进行信息管理的两条主线是静态的产品结构和动态的产品设计流程,所有的信息组织和资源管理都是围绕产品设计展开的,这也是PDM系统有别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所在。

PDM 的确是一种“管得很宽”的软件,凡是最终可以转换成计算机描述和存储的数据,它都可以一概管之。PDM 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工业领域中,但每个领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应用的层次要求和水平都不相同,因而并无万能的PDM 系统可以包容。在企业的信息集成过程中,PDM 系统可以被看作是起到一个集成框架的作用,各种应用程序将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如应用接口、开发(封装)等,直接作为一个个对象而被集成进来,使得分布在企业各个地方、各个应用中使用(运行)的所有产品数据得以高度集成、协调、共享,所有产品研发过程得以高度优化或重组。一个能够满足企业各方面应用的 PDM 产品应具有的9大功能,包括文档管理、工作流和过程管理、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查看和批注、扫描和图像服务、设计检索和零件库、项目管理、电子协作、工具与“集成件”功能。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是一种应用于在单一地点的企业内部、分散在多个地点的企业内部,以及在产品研发领域具有协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的,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的创建、管理、分发和应用的一系列应用解决方案能够集成与产品相关的人力资源、流程、应用系统和信息。

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5个阶段,分别是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退期和结束期。PLM 通过培育期的研发成本最小化和成长期至结束期的企业利润最大化来达到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的目标。

  1. 三个层面

一般认为 PLM 实质上包含三个层面的概念,即PLM 领域、PLM 理念和PLM 软件。PLM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1)基础技术和标准(例如可视化、协同和企业应用集成)

(2)信息创建和分析的工具(如设计工具、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和信息发布工具等)

(3)核心功能(例如数据仓库、文档和内容管理、工作流和任务管理等)

(4)应用功能(如配置管理)

(5)面向业务/行业的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如汽车和高科技行业)。

PLM 主要包含三部分,即 CAX 软件(产品创新的工具类软件)、cPDM(collaborative Product Definition management) 软件(产品创新的管理类软件,包括 PDM 和在网上共享产品模型信息的协同软件等)和相关的咨询服务。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PLM 是一种理念,即对产品从创建到使用,到最终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数据信息进行管理的理念。在 PLM理念产生之前,PDM主要是针对产品研发过程的数据和过程的管理。而在PLM理念之下,PDM的概念得到延伸,成为cPDM即基于协同的PDM,可以实现研发部门、企业各相关部门,甚至企业间对产品数据的协同应用。

软件厂商推出的 PLM 软件是 PLM 第三个层次的概念。这些软件部分地覆盖了CIMDATA定义中cPDM 应包含的功能,即不仅针对研发过程中的产品数据进行管理,同时也包括产品数据在生产、营销、采购、服务和维修等部门的应用。

2.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在ERP、SCM、CRM 以及 PLM 这4 个系统中,PLM 的成长和成熟花费了最长的时间,并且最不容易被人所理解。它也与其他系统有着较大的区别,这是因为迄今为止它是唯一面向产品创新的系统,也是最具互操作性的系统。例如,如果企业为了制造的用途,使用PLM软件来真正管理一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它需要与SCM、CRM特别是ERP进行集成。

从技术角度上来说,PLM是一种对所有与产品相关的数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管理的技术。既然PLM 与所有与产品相关的数据的管理有关,那么就必然与PDM密不可分,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可以说 PLM 完全包含了 PDM 的全部内容,PDM 功能是PLM中的一个子集。但是,PLM 又强调了对产品生命周期内跨越供应链的所有信息进行管理和利用的概念,这是与 PDM的本质区别。首先要理解到,由于 PLM 策略是完全从事于不同的商业使命,因而它需要更复杂的系统架构。

知识管理

法拉普多(Frappuolo)认为,知识应有外部化、内部化、中介化和认知化4种功能。外部化是从外部获取知识,并按照一定的分类将它组织起来,其目的是让想拥有知识的人拥有通过内部化和中介化而获得的知识。内部化和中介化所关注的分别是可表述知识和隐含类知识(或称为意会知识)的转移。认知化则是将通过上述三种功能获得的知识加以应用,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


  1. 知识管理概述

知识管理就是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知识的识别、获取、分解、储存、传共享、价值评判和保护,以及知识的资本化和产品化。虽然知识管理经常需要IT 技术帮助,但是知识管理本身不是一门技术。

知识管理主要涉及如下 4 个方面。

(1)自上而下地监测、推动与知识有关的活动。

(2)创造和维护知识基础设施。

(3)更新组织和转化知识资产。

(4)使用知识以提高其价值。

知识管理的目标包括如下6个方面。

(1)知识发布,以使一个组织内的所有成员都能应用知识。

(2)确保知识在需要时是可得的。

(3)推进新知识的有效开发支持

(4)从外部获取知识。

(5)确保知识、新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

(6)确保组织内部的人知道所需的知识在何处


  1. 知识的分类

知识可分为两类,分别是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与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

凡是能以文字与数字来表达,而且以资料、科学法则、特定规格及手册等形式展现的皆属显性知识。这种知识随时都可在个人之间正式而有系统地相互传送。显性知识管理是一个战略过程,有5个步骤对实现显性知识的有效管理是必需的,分别是采集、过滤、组织、传播和应用。确保显性知识适当地传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交流的便利和组织文化的开发。

隐性知识是指难以表达、隐含于过程和行动中的非结构化知识,是知窍(Know-how;技能知识)和知人 (Know-who,人力知识)两方面的知识,具体表现为个人的技能经验或诀窍、心智模式、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组织惯例。隐性知识是相当个人化而富弹性的东西,因人而异,很难用刻板的公式来加以说明,因而也就难以流传或与别人分享。个人主观的洞察力、直觉与预感等皆属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深植于个人的行动与经验之中,同时也储藏在一个人所保持的理想与价值或所珍惜的情怀之中。隐性知识有下列两个层面。

(1)技术层面。包括一些非正式的个人技巧或技艺

(2) 认知层面。包括信念、理想、价值、心意与心智模型等深植于内心深处,而经常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隐性知识的这个认知层面虽然难以明说,但却深深地影响人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隐性知识共享的方法主要有编码化、面对面交流、人员轮换和网络。编码化是指将知识编码(文档化),以促进知识流动,并且有利于个人知识和局部知识转化为组织级的知识。


  1. 知识管理工具

知识管理工具是实现知识的生成、编码和转移技术的集合。知识工具不是仅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技术集合,只要是能够对知识的生成、编码和传送有帮助的技术和方法都可以称为知识工具。

知识管理工具和数据/信息管理工具有很大区别,知识管理工具不仅仅是数据/信息管理工具的简单改进。从这三种工具的功能来看,数据管理工具处理的重点支持企业运营的“原材料”,如销售数据,库存记录等基本数据。它通过数据图表的方式,使组织能够生成、访问、存储和分析数据。数据管理工具包括数据库、数据仓库、搜索引擎和数据建模工具。信息管理工具主要用于信息处理,例如,自动化的信息搜索代理、决策支持技术、经理信息系统和文档管理系统。因此,数据/信息管理工具与知识管理工具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否为使用者提供理解信息的语境,以及各种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

知识管理工具是实现知识的生成、编码和转移的手段和方法。知识管理工具不仅具备数据、信息管理工具的全部功能,而且能为使用者提供理解信息的语境,以及各种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可以把知识管理工具分为知识生成工具、知识编码工具和知识转移工具三大类。知识生成工具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合成和知识创新三大功能。知识编码则是通过标准的形式表现知识,使知识能够方便地被共享和交流。知识的转移工具就是要使知识能在组织内传播、分享。


  1. 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也不是资源的管理,它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系统注重的是,让知识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地方便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经过提炼和加工后的信息,经过对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后形成有用的知识。知识管理通过数据中心建立的完善的数据仓库,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统计分析,从而构造一个决策支持智能化知识库系统。而信息管理只是简单对大容量信息进行提取和再现,对信息的加工层次较浅,一般不具备信息有机合成与知识提取的功能。

在知识管理系统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受益者,也是信息的缔造者。知识管理系统涵盖全面的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发布、信息的分类、信息的采集、信息的搜索和信息的加工,传统的信息系统只涵盖部分信息处理。

企业应用集成

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是伴随着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而产生和演变的。企业的价值取向是推动应用集成技术发展的原动力,而应用集成的实现反过来也驱动公司竞争优势的提升。EAI 技术是将过程、软件、标准和硬件联合起来,在两个或更多的企业信息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使它们就像一个整体一样。EAI一般表现为对一个商业实体(例如一家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应用集成,但当遇到多个企业系统之间进行商务交易时,EAI 表现为不同公司实体之间的企业系统集成例如B2B的电子商务。

EAI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企业内部应用集成和企业间应用集成。


  1. 企业内部应用集成

企业内部应用集成,就是要解决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量,包括业务流程是否进行自动流转,或怎样流转,以及业务过程的重要性。对于应用集成,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从本质上讲,企业应用集成就是维持数据正确而自动地流转。同时,不同的 EAI解决方案采取不同的技术途径,而不同的技术途径也就决定了 EAI处于不同的层次,从应用和技术上综合考虑,EAI分为界面集成、平台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过程集成。

(1)界面集成。这是比较原始和最浅层次的集成,但又是常用的集成。这种方法就是把用户界面作为公共的集成点,把原有零散的系统界面集中在一个新的、通常是浏览器的界面之中。

(2)平台集成。这种集成要实现系统基础的集成,使得底层的结构、软件、硬件以及异构网络的特殊需求都必须得到集成。平台集成要应用一些过程和工具,以保证这些系统进行快速安全的通信。

(3)数据集成。为了完成应用集成和过程集成,必须首先解决数据和数据库的集成问题。在集成之前,必须首先对数据进行标识并编成目录,另外还要确定元数据模型,保证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中分布和共享。

(4)应用集成。这种集成能够为两个应用中的数据和函数提供接近实时的集成。例如在一些 B2B集成中实现 CRM系统与企业后端应用和Web 的集成,构建能够充分利用多个业务系统资源的电子商务网站。

(5)过程集成。当进行过程集成时,企业必须对各种业务信息的交换进行定义、授权和管理,以便改进操作、减少成本、提高响应速度。过程集成包括业务管理、进程模拟等,还包括业务处理中每一步都需要的工具。


  1. 企业间应用集成

EAI技术可以适用于大多数要实施电子商务的企业,以及企业之间的应用集成。EAI使得应用集成架构里的客户和业务伙伴,都可以通过集成供应链内的所有应用和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传统的电子商务应用了诸如电子数据交换和专用增值网络技术。然而今天,大多数电子商务则采用了实时性更强的、基于Internet 的技术,如基于Internet 的消息代理技术应用服务器以及像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等新的数据标准。许多公司的供应链系统也可能包括交易系统,新的EAI技术可以在双方之间创建连接,然后再共享数据和业务过程。


  1. 集成模式

目前市场主流的集成模式有三种,分别是面向信息的集成技术、面向过程的集成技术和面向服务的集成技术。

在数据集成的层面上,信息集成技术仍然是必选的方法。信息集成采用的主要数据处理技术有数据复制、数据聚合和接口集成等。其中,接口集成仍然是一种主流技术。它通过一种集成代理的方式实现集成,即为应用系统创建适配器作为自己的代理,适配器通过其开放或私有接口将信息从应用系统中提取出来,并通过开放接口与外界系统实现信息交互。假如适配器的结构支持一定的标准,则将极大地简化集成的复杂度,并有助于标准化,这也是面向接口集成方法的主要优势来源。标准化的适配器技术可以使企业从第三方供应商获取适配器,从而使集成技术简单化。

面向过程的集成技术其实是一种过程流集成的思想,它不需要处理用户界面开发数据库逻辑和事务逻辑等,而只是处理系统之间的过程逻辑,和核心业务逻辑相分离。在结构上,面向过程的集成方法在面向接口的集成方案之上,定义了另外的过程逻辑层而在该结构的底层,应用服务器、消息中间件提供了支持数据传输和跨过程协调的基础服务。对于提供集成代理、消息中间件以及应用服务器的厂商来说,提供用于业务过程集成是对其产品的重要拓展,也是目前应用集成市场的重要需求。

基于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和 Web Service (Web 服务)技术的应用集成是业务集成技术上的一次重要的变化,被认为是新一代的应用集成技术。集成的对象是一个个的 Web 服务或者是封装成 Web 服务的业务处理。We 服务技术由于是基于最广为接受的、开放的技术标准(如 HTTP、SMTP 等),支持服务接口描述和服务处理的分离、服务描述的集中化存储和发布、服务的自动查找和动态绑定以及服务的组合,成为新一代面向服务的应用系统的构建和应用系统集成的基础设施。


商业智能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是企业对商业数据的搜集、管理和分析的系统过程,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洞察力,帮助他们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BI技术并不是基础技术或者产品技术,它是数据仓库、OLAP 和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走向商业应用后形成的一种应用技术。

BI系统主要实现将原始业务数据转换为企业决策信息的过程。与一般的信息系统不同,它在处理海量数据、数据分析和信息展现等多个方面都具有突出性能。一般认为数据仓库、OLAP 和数据挖掘术是 BI的三大组成部分。BI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建立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及数据展现 4 个要阶段。数据预处理是整合企业原始数据的第一步,包括数据的抽取、转换和装载三个过程。建立数据仓库则是处理海量数据的基础。数据分析是体现系统智能的关键,一般采用 OLAP 和数据挖掘两大技术。联机分析处理不仅进行数据汇总/聚集,同时还提供切片、切块、下钻、上卷和旋转等数据分析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对海量数据进行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的目标则是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通过关联分析、聚类和分类等方法建立分析模型,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将要面临的问题。在海量数据和分析手段增多的情况下,数据展现则主要保障系统分析结果的可视化。

门户网站

按照实际应用领域,企业门户可以划分为三类:信息门户、知识门户和应用门户。

1.信息门户

企业信息门户(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EIP)的基本作用是为人们提供企业信息,它强调对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收集、访问、管理和无缝集成。这类门户必须提供数据查询、分析和报告等基本功能,企业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都可以通过企业信息门户非常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对访问者来说,企业信息门户提供了一个单一的访问入口,所有访问者都可以通过这个入口获得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可以快速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对企业来说,信息门户既是一个展示企业的窗口,也可以无缝地集成企业的业务内容、商务活动和社区等动态地发布存储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同时还可以支持网上的虚拟社区,访问者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换信息。

在目前企业门户的应用中,信息门户被企业所广泛认同。实际上,各企业建立的企业网站都可以算做企业信息门户的雏形。


  1. 知识门户

企业知识门户(Enterprise Knowledge Portal,EKP)是企业员工日常工作所涉及相关主题内容的“总店”。企业员工可以通过它方便地了解当天的最新消息、工作内容完成这些工作所需的知识等。通过企业知识门户,任何员工都可以实时地与工作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取得联系,寻找到能够提供帮助的专家或者快速地连接到相关的门户。

不难看出,企业知识门户的使用对象是企业员工,它的建立和使用可以大大提高企业范围内的知识共享,并由此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当然,企业知识门户还应该具有信息搜集、整理、提炼的功能,可以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分类,建立企业知识库并随时更新知识库的内容。目前,一些咨询、服务型企业已经开始建立企业知识门户。

3.应用门户

企业应用门户(Enterprise Application Portal,EAP)实际上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集成。它以商业流程和企业应用为核心,把商业流程中功能不同的应用模块通过门户技术集成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把企业应用门户看成是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界面。企业员工和合作伙伴可以通过企业应用门户访问相应的应用系统,实现移动办公、进行网上交易等。

以上三类门户虽然能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但随着企业信息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能够将以上三类门户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通用型企业门户。按照IDC 的定义,通用型的企业门户应该随访问者角色的不同,允许其访问企业内部网上的相应应用和信息资源。除此之外,企业门户还要提供先进的搜索功能、内容聚合能力、目录服务、安全性、应用/过程/数据集成、协作支持、知识获取、前后台业务系统集成等多种功能,给企业员工、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提供一个虚拟的工作场所。

电子政务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因特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有如下4种。

(1)G2G(Government To Government,政府对政府)。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G2G模式是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包括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

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和业绩评价系统等。

(2)G2E(Government To Employee,政府对公务员)。政府与公务员(即政府雇员)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是利用 Intranet 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办公和员工管理体系,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管理水平服务。G2E 是政府机构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内部电子化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电子政务的其他模式的基础。

(3)G2B(Government To Business,政府对企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包括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和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等

(4)G2C(Government To Citizen,政府对公民)。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和电子证件服务等。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指买卖双方利用现代开放的 Intermet,按照一定的标准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主要包括网上购物、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等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狭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利用 Web 提供的通信手段在网上买卖产品或提供服务;广义的电子商务除了以上内容外,还包括企业内部的商务活动,如生产、管理和财务等,以及企业间的商务活动,即把买家、卖家、厂家和合作伙伴通过Internet、Intranet 和Extranet 连接起来所开展的业务。

电子商务分三个方面,即电子商情广告、电子选购和交易,电子交易凭证的交换电子支付与结算,以及网上售后服务等。参与电子商务的实体有 4类:顾客(个人消费者或集团购买)、商户(包括销售商、制造商和储运商)、银行(包括发卡行和收单行)及认证中心。电子商务主要有 B2B (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对企业)、B2C(BusinessTo Customer,企业对个人)和C2C(Customer To Customer,个人对个人)三种模式。

(1)B2B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因特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B2B 电子商务模式包括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企业之间直接进行的电子商务(如制造商的在线采购和在线供货等),另一种是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平台进行的商务活动。

(2)B2C是商家对消费者,也就是通常说的商业零售,即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最具有代表性的 B2C 电子商务模式就是网上零售网站。B2C电子商务的模式并不是唯一的,专门依靠网站开展网上零售只是 B2C 电子商务的一种形式,企业网站也可以开设面向消费者的在线直接销售,这也是 B2C 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

(3)C2C是消费者对消费者的交易,简单地说就是消费者本身提供服务或产品给消费者。最常见的形态就是个人工作者提供服务给消费者,如保险从业人员、促销人员的在线服务及销售网点或是商品竞标网站。此类网站非企业对消费者,而是由提供服务的消费者与需求服务的消费者私下达成交易的方式。C2C商务平台就是通过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在线交易平台,使卖方可以主动提供商品上网拍卖,而买方可以自行选择商品进行竞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摩杜云社区用户原创、第三方投稿、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版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moduyun.com

  1. 分享:
最后一次编辑于 2023年11月08日 0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eo9lmrKcoG9P   2023年12月11日   35   0   0 组播多点HCIP数据
h9htfs4cnh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