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中的音色模仿与艺术表现——以《筝箫吟》为例-论文
  IMqINxjzWx8Y 2023年11月20日 16 0

内容摘要:《筝箫吟》是储望华先生《前奏曲六首》中的第一首,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这首作品质朴细腻,纯净自然,幽静深远,主要注重意境表达。《筝箫吟》以其开放的调性布局,融入了独特的中国风格,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特征的独特魅力,深刻地反映出中国悠久文化的深厚底蕴,表达出质朴的情怀和深远的意境。本文通过对《筝箫吟》的深入研究,从创作背景、音乐模仿、演奏特点、演奏思维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这首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价值,旨在帮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和演绎中国钢琴音乐。

关键词:钢琴;《筝箫吟》;音色模仿;艺术表现

二、《筝箫吟》中民族器乐音色的模仿及演奏特点  

(一)民族器乐音色模仿

《筝箫吟》是一首充满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杰作,它通过将筝和箫的演奏融合到钢琴中,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1.作品中对筝的音色模仿

筝,一种拥有2300年悠久历史的乐器,以其出色的音响效果而闻名于世。《释名·雅乐器》中提到:“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可见筝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筝”的音域很广,常用的21弦筝音域是从D到d³[4]。左手的演奏方式包括吟唱、按压、颤音和滑音,尤其是“以韵补声”的旋律。而右手则使用单指演奏,如托、劈、抹、勾和刮奏。《筝箫吟》展示了储望华先生对“筝”的演奏技巧的深刻理解和灵感。按照谱例1,右手采用了“筝”的独特演奏方式,在每一拍中,将最后一个音符作为主要旋律,并且与左手的旋律保持八度的距离。

2.作品中对箫的音色的模仿

箫,也被称为“洞箫”,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的传统吹奏乐器。箫的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给人带来寂静,细腻之美在作品《筝箫吟》中主要是运用了倚音和滑音两种奏法。其中在乐曲的开头部分,模仿箫深沉而悠扬的气息,乐曲中还多次出现二度倚音,来模仿箫的演奏效果,使整个乐曲具有叙事性的旋律特征。(谱例1)[5]。

《筝箫吟》1-11小节中(谱例1),右手弹奏前倚音以模仿筝,利用“抚”或者“吟”的形式,使其形成朦胧美,带给听者柔美之感,侧面衬托主旋律悠然静美之势。左手对箫进行模仿,在弹奏时左手手指要紧贴键盘,运用手腕横向力与推动力演奏,以免使用大幅度动作而破坏整体意境。当然,在演奏过程中还要注意左手与右手旋律搭配,右手旋律需要稍弱于左手,这样才能显现出筝箫合奏。

倚音:箫的倚音是一种独特的演奏技巧,它通过将声音放置在原声的基础上,来增强声部的多样性和魅力。

滑音:储望华先生的钢琴作品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演奏方式 ,通过手指和呼吸来控制乐曲的节奏,并创造出一种流畅的滑音。这种演奏方式与传统的倚音演奏方式有所区别,因为它需要两个音叠加,以达到流畅的演奏效果。

(二)演奏特点分析

1.装饰音

(1)短倚音

如谱例2中所示箫的主题中就出现了多次短倚音,以表现箫的幽静深远的空灵气息,演奏时手指要从容下键,把握住洞箫的稳健深沉的声音特点。

(2)长倚音

《筝箫吟》的第1小节至6小节(谱例2),作曲家采用了长倚音的技巧,以模拟古筝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流畅的感觉。演奏时对筝的模仿可以采用“抚”或“吟”的方法,产生一种朦胧、柔和的音响效果,烘托出主旋律的悠然静雅[6]。

(3)琶音

第23小节,乐曲第二第三乐段的精彩结束,以一系列的快节奏的旋律,以及双手交替演奏的技巧,以及模拟古筝连续扫弦的装饰性声调,令人叹为观止。《筝箫吟》是一首中国传统的散板乐曲,它与西方音乐中的琶音规则有所不同。在演奏时,西方音乐中的琶音需要保持整洁、均衡,并且节奏需要平缓。相比之下,《筝箫吟》的琶音更具有自由性,在弹奏时,从缓慢的开头,逐渐变得急促,像流动的河水一样,没有任何痕迹。在弹奏时,人们的内心会感觉宁静,呼吸也会从手臂和手腕传递到手指[7]。通过“抹”、“放”的技术,手掌轻轻按压琴键,大臂挥舞,手腕运转,力度左右交替,让内心跟着音乐的节拍起伏,模拟出古筝的精湛演奏,就像是从宁静的小溪流淌,渐渐变成了汹涌澎湃的河流,最终消失在无尽的长河中。在这个句子中,结束音的延伸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这个句子中,最后三个和弦的演奏并不需要过于严谨,只需要掌握好手指的技巧,使它们变得清晰透亮,就能给听众带来无尽的乐趣。尽管这个句子的节奏较散,速度也比较自由,但在弹奏时仍然要注意旋律的方向和内心的情感。

2.歌唱性旋律

在第一段右手旋律中,装饰音通常是长时值音符,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它们与主音结合在一起,以观察它们的线条。在每个音组中,装饰音应该清晰地向下进行,因此不建议弹奏得过于模糊,需要一定的音量支持。在第一句中,右手使用了6个音组,并且与左手的旋律保持同步。因此,我们仍然可以使用橄榄形力度模式来表现线条的走向。之前提到过,在短时间内,线条的运动依赖于上一个音的音尾和下一个音的音头之间的力度变化。当钢琴的音色逐渐变淡,它的音量也会相应地减少。如果演奏速度太慢,主要的长音部分就可能变得过短,导致音色变得较为柔和。这可能会造成上一个音的音尾和下一个音的音头之间的力度联系变得困难。因此,在演奏时,应该注意控制力度与速度的平衡,避免在逐渐加快的音调中出现僵化的效果。同时,也应该保持适当的速度。

《筝箫吟》的一种特殊情形是,它使用了两个不同的节奏:第一个节奏从13小节开始,一直延伸至22小节,第二个节奏从23小节开始,通过音量的变化,将曲子的旋律表现得更加生动。作者储望华先生在第一个华彩中用音乐的缓急进行塑造了线条——先是由两个松散的模进音型开始,之后从第18小节开始发展为持续的旋律进行,19小节的加速增加了线条的前进走向,而第22小节节奏的逐渐松散和渐慢也表明了线条的收束。第二个乐句是华彩,主要以音型的模进为主,模仿的是古筝的刮奏效果。作者标记Lento poi accel预示着音乐线条的不断前进,而最后的长音符收尾以及自由延长记号标志着线条的收束。[8]以上两个线条走向都需要依靠准确的音头发声的时间点来表达,建议在内心组织好音响后再开始实际的演奏和练习。

3.踏板

音后踏板:《筝箫吟》1至6小节(谱例4)的乐句,由于需要让旋律保持流畅,通常会采取将音后踏板放置于较高的位置,而将装饰音放置于踏板以外的方式。

当弹奏立式钢琴时,左踏板通常被称为弱音踏板,它能够将琴槌向前移动,减小重力势能的影响,从而降低声音的强度。而在弹奏三角钢琴时,左踏板的作用则是将键盘向右移动,从而将原本需要敲击的三根弦变成一根弦,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声音的强度,还能够改变钢琴的音色。因此,左踏板通常被比喻为“演奏者的弱音器”。在23小节的连接部分,当乐句开始时,可以踩下弱音踏板,以改变钢琴的音色,使音乐呈现出柔和、暗淡、缥缈的氛围。当乐句达到高潮时,离开弱音踏板,让制音器充分振动,产生共鸣,营造出一种自由自在、畅快淋漓的感觉。

(三)整体演奏思维

演奏思维可分为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也被称为线性思维或立体思维。其中,线性思维更多地关注于思维的单向传递,即思维热点的持续发展。因此,在音乐的创作过程中,它更多地被用于表现出音乐的整体感、节奏感、韵律感等方面。立体思维是一种综合的思维方式,它既关注音乐的纵向旋律,又关注和声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层次感和结构的完整性。它强调了平衡与统一,使得听众能够从不同角度欣赏到音乐的美妙之处 [9]。

中国的音乐特点是强调旋律的表达,通常使用“线性思维为主”这首歌。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不同,中国的传统音乐与西方的古典音乐之间的审美观念有很大的不同。相比之下,西方的音乐则更加强调“立体思维”这首歌,并且认为它能够让听众感到和谐。

《筝箫吟》是一首以中国传统民族调式为基础的作品,它突出了线性思维模式,强调了乐曲的横向线条的流动性和乐句的流畅性。同时,作曲家还借鉴了西方多声部和声织体的创作技法,使得这首曲子更富有层次感,并且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旋律声部的立体感。这首曲子不仅运用了本民族的传统线性思维创作手法,还结合了现代钢琴的音色和西方的立体思维模式,突出了乐句的横向线性流动,并强调了音乐与声织之间的层次感[10]。融合中西音乐元素,可以让作品更加清晰地展现出作者所希望传递的情感和魅力。在诠释这种情绪时,首先需要深入理解作者所希望传递的情绪,并从他们的创作历程中汲取灵感,然后运用自身的理解力,把这种情绪融入到演奏之中,最终让听众欣赏到一种全新的情绪。因此,在演奏时,宏观的掌控和对整个演奏的掌握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我们更精确地理解音乐的独特性和更深刻的含义。

钢琴演奏中的音色模仿与艺术表现——以《筝箫吟》为例-论文_论文写作

钢琴演奏中的音色模仿与艺术表现——以《筝箫吟》为例-论文_传统文化_02

钢琴演奏中的音色模仿与艺术表现——以《筝箫吟》为例-论文_论文指导_03

钢琴演奏中的音色模仿与艺术表现——以《筝箫吟》为例-论文_传统文化_0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摩杜云社区用户原创、第三方投稿、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版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moduyun.com

  1. 分享:
最后一次编辑于 2023年11月20日 0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IMqINxjzWx8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