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通过软考高项论文范文-论信息系统的范围管理2021
  enMQKPEQvVEU 2023年11月02日 58 0

 点击报名后领取>>>软考16本电子版教材 & 36本辅导教材 + 27套历年真题试卷 + 21套精编知识点6G资料包

重要提示:高分通过软考高项论文系列文章是我备考阶段准备的,考完之后又进行了梳理,加深对项目管理的理解,也希望对大家备考高项有所帮助。

高分通过软考高项论文范文-论信息系统的范围管理2021_配置管理

摘要:(现在已经不需要写了

2019年6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某市水文局发布的《某河流水环境智能检测模拟预警平台》项目建设。该项目作为本市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投资金额为800万元,建设工期为18个月。该项目包括河流水质水文数据采集处理,未来指标数据预测和预警,生成评估报告和专家建议等,该系统经过汛期(5-9月)和非汛期的运行测试,达到了预期目标。2021年1月,该系统通过了由水文局组织的7位专家组成专家团的验收。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管理经验,以真实的项目管理为例,讨论了信息系统的范围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总结了项目范围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方案。


正文: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升,国家不断加大对治理和保护水环境的要求和力度。2019年6月,公司中标了某市水文局发布的《某某河流水环境智能检测模拟预警平台》项目(以下简称水环境智能系统),我参与该项目的前期调研分析、可行性研究、前景论证工作以及项目投标,在项目管理办公室发布的项目章程汇总我被任命为项目经理。该项目作为本市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投资金额为800万元,建设工期为18个月。

该项目通过对河流流域和水体的水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指标采集,利用建立的人工智能模型对重大污染和洪水等自然灾害进行提前预警,生成评估报告和专家建议等。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物联网的传感器获取数据,由4G/5G无线网络传输数据至云端,利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计算和存储;然后经过大数据技术和智能模拟仿真平台进行模拟和分析,得出事物的现状和发展的规律并及时预测未来重大问题和灾害,可以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河流的实时水质水文指标数据和预测模拟情景,为社会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该项目主要采用java和Python语言,运用了SpringCloud,HBase,Spark,Kafka,百度Paddle等技术,应政府国产化要求要求,承载部分采用金蝶中间件,综合管理功能部分数据库采用人大金仓数据库KingBaseESV8,采用集群分布式技术部署在政务云服务器Linux操作系统上。

该项目作为某市重点项目公开招标,受到社会多方面关注,时间紧任务重社会影响大的特点,经公司同意,我组建了项目型团队,经过和专家团队讨论,预计该项目需要人力资源约为18人,其中需求分析3人,开发小组7人,测试小组3人,质量控制小组2人,实施小2人,配置管理1人,每个小组组长直接向我汇报。之后我们共同制定了责任分配表格,将任务分配到具体成员身上。

该河流总长度约90公里,流域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涉及干系人众多。需求、沟通、技术等制约因素较多,且根据物联网项目的建设经验,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较多,根据以往经验,我知道范围管理显得特别重要了,我作为项目经理除了对其它管理领域恪尽职守以外,还特别对范围管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管理。在制定范围管理计划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和原型展示的方法收集需求,通过逐层分解和滚动规划创建WBS,特别重视WBS分解的过程,通过刚性合同和柔性的沟通相结合的办法做好范围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高分通过软考高项论文范文-论信息系统的范围管理2021_配置管理_02

范围管理过程

1. 规划范围管理

根据水环境智能系统外围接口比较多,业务逻辑复杂的特点,我们意识到规划范围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该项目中,我们考虑到我们曾经做过类似的水环境智能系统项目,有一些业务和技术方面的骨干成员,我们采用专家判断来制定范围管理计划。但是由于该项目本身的特殊性,系统接口过多和业务逻辑比较复杂的特点,使得专家判断的局限性在该项目中被放大,所以我们仍然查找了公司的组织过程资产,找出了制定范围管理计划的模板和标准,并结合该项目的项目章程,作为专家判断的一个补充,制定了范围管理计划。

2. 收集需求

在项目的早期阶段,我带领团队成员到客户现场收集需求,我们组织了各级水务系统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一线工作人员等。采用访谈的方式一对一的收集需求,在收集需求的过程中,客户对需求描述的不是很清晰,而且各部门之间的需求差异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采用访谈方式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后,邀请个干系人和我们各小组的成员参加了引导式讨论会,进一步发掘用户的需求,消除大家对需求的歧义,几经讨论,最终形成了项目的需求文件和需求跟踪矩阵。

高分通过软考高项论文范文-论信息系统的范围管理2021_项目管理_03

收集需求

需求跟踪矩阵表示需求和其他产品元素之间的联系链的最普遍方式是使用需求跟踪(能力)矩阵,需求跟踪矩阵是将产品需求从其来源连接到能满足需求的可交付成果的一种表格。每个配置项的需求到其涉及的产品(或构件)需求都要具有双向可跟踪性。所谓双向跟踪,包括正向跟踪和反向跟踪,正向跟踪是指检查需求文件中的每个需求是否都能在后继工作产品(成果)中找到对应点;反向跟踪也称为逆向跟踪,是指检查设计文档、产品构件、测试文档等工作成果是否都能在需求文件中找到出处。具体流程:①追溯到需求(客户需求 —) 需求) ②从需求追溯(需求 — 下游工作产品)③回溯到需求(下游工作产品 — 需求)④从需求回溯(需求 — 客户需求)。

高分通过软考高项论文范文-论信息系统的范围管理2021_需求分析_04

需求跟踪矩阵

3. 定义范围

完成用户的需求收集之后,我们在公司内部召开了会议,依照项目章程的总体范围目标与质量目标,结合需求文件进行需求分析,定了初步的项目范围说明书,然后与用户沟通确认,最终形成了项目范围说明书。


4.创建WBS 和 WBS的分解过程

WBS的分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好的WBS结构能使原来看起来非常笼统、模糊的项目目标一下清晰起来,由于WBS分解涉及到将要开展的具体工作,所以将来要做这些工作的项目成员最有发言权,我们小组的组长和骨干成员都参与到WBS的分解中。实践证明这样做既能符合后续软硬件的设计、编码、实施人员的实际水平,又能得到他们最大程度的认可。

高分通过软考高项论文范文-论信息系统的范围管理2021_配置管理_05

具体的分解过程,我们是这样做的:首先根据范围说明书识别和分析项目所有的可交付成果和相关的工作,以树形结构作为WBS的编排方法,按照生命周期的各过程作为WBS的第二层,主要的可交付成果作为WBS的第三层,每一层工作性质相同,每个工作包都有明确的负责人和完成时间,完成时间不少于8小时,不超过80小时。自上而下逐层分解。然后为每个WBS元素制定和分配标识编码,最后通过会议讨论的方式核实WBS的分解是否恰当

水质评估模型WBS的分解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项目范围说明书中存在较多不明确的方面,通过WBS分解而得到的明确。WBS分解工作完成后,项目的范围基准就确定了。


5.确认范围

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子功能被开发出来之后,我们项目组内部先对其进行评审和测试,通过后,再把这些可交付物给用户,和用户一起按照范围基准,质量标准等要求进行范围确认(验收)。由于该项目范围广,功能点多,我们找客户进行局部范围确认的频次较高,在里程碑点,一般举行较为正式的会议,非里程碑点一般通过当面交流的方式,虽然这样做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但对最后一次通过竣工验收非常有帮助。

在范围确认时,对于局部范围的确认,我们主要邀请了水务局相关部门、监理方参与评审和测试;对于全局范围的确认主要是邀请第三方(按照该市水务局规定,为市水务政务项目专家组)进行评审。在一次给客户演示系统的过程中,发现当有100台水务智能终端同时发出三级报警的时候,用户要等待3分钟才能收到相应的报警通知,无法与之前质量指标至少要满足100台终端同时并发的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我立马召集了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模拟测试,并用因果图进行分析,发现是因为报警模块是单线程的,出现了报警堆积的现象,最终通过修改成多线程解决了此问题。

6.控制范围

范围控制就是监督项目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变更的过程。由于项目用户范围广、功能多,所以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避免不来范围的变更,在项目一开始我就和清楚,如果做不好范围的控制,该项目很难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算必然超支,所以项目一开始我就高度总是范围的控制工作。开始时我主要是与客户的签订合同上下功夫,将经过客户方确认的项目范围说明书作为合同的附件附上,同时在合同的正文上明确范围变更的审批权限(CCB由哪些人组成)和变更的流程,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果然有很多人提出这个那个新的需求,需要添加进去,我让他们提交书面申请,说明经过经过批准后才能实施,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我们很难讲话,开始不配合我们的工作,我拿出了很多时间与他们沟通,说明这样做是为了他们好,经过苦口婆心的说明,部分客服有所好转,但是有部分客服很难讲话,我的工作一度陷入了困境,这个时候我一方面对那些“刁难的人”采用刚性的合同来说话,但更多的时候还是采用“柔性”的沟通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到项目结束的时候,大家都能理解我的做法,说我“做事很稳,有路数”。

在一次与客户进行确认范围的过程中,用户提出“报警模块”的历史报警信息需要保持1年,而系统只保留3个月,我得知后,组织用户、需求分析师、研发人员、测试人员进行会议沟通,通过分析发现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在需求分析的环节,由于需求分析师在需求分析的时候遗漏了,基于这个问题我发起了变更请求,以书面的方式说明的变更的原因,以及变更对进度、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并提交CCB审批。审批通过后,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变更,由CMO对此次变更记录进行归档。通过我严格的范围控制,很好的防止了需求的蔓延。

除了以上这些管理过程,我认为还要做好变更和配置管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用户需求、政策导向或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导致变更不可避免,但我严格按照变更控制流程进行管理,并未导致项目范围有较大变动。同时也必须做好配置管理,否则容易造成版本混乱,权责不清。我们团队专门设置配置管理员,对项目进行定期不定期的配置状态审核等工作,保证配置项版本的统一。


结尾:

经过我们团队不懈的努力,该项目于2021年1月通过水利部门的验收,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化办公水平,同时也获得了河流沿岸相关关系人的积极评价。本项目的成功得益于良好的xx管理。总结这次管理实践经验,我认为做好范围管理,必须做到全员参与,调动相关关系人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范围管理意识,前期做好培训工作,定期进行监控检查。当然在本项目进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经验教训,由于期间汛期雨水过多河流水流速度过快,导致几个传感器被冲走,我们团队及时的利用备件进行重新部署,并未对项目产生不良影响。这要求我在以后的项目管理实践中一定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减少疏漏。在之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我将不断地学习充电,多于同行交流心得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在数据化浪潮中争取为我国的信息化和工业化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高分通过软考高项论文范文-论信息系统的范围管理2021_项目管理_06

范围管理论文子题目

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文章标题联系删除,谢谢。

为了能让更多人享受软考的政策福利和现实功利,51CTO旗下软考教研团队联合薛大龙老师,认真严肃向大家推出软考2日直播特训营


扫码入群0元领取6G的软考6资料包+2天软考特训营名额


软考资料包括:软考16本电子版教材 & 36本辅导教材 + 27套历年真题试卷 + 21套精编知识点6G资料包


高分通过软考高项论文范文-论信息系统的范围管理2021_配置管理_07


软考训练营名额+资料领取方式>>>

扫下方码入群后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即可领取。

高分通过软考高项论文范文-论信息系统的范围管理2021_需求分析_08


51CTO软考两天直播训练营


这门课恰好能够为你答疑解惑,助你快速入门并掌握软考知识要点,获得技能提升。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制定一个更明确的规划,迈出升职加薪的第一步。

训练营周期为 两天直播课 晚8:00-9:00

心急的小伙伴可直接扫码解锁。

☟☟☟

2天软考直播特训营

3大必备技能

↓↓↓

限时 0 元 即可解锁

点击下方链接报名

仅限前100个名额

报名链接: ​ ​​https://edu.51cto.com/surl=oR9sp3​​​

课程涵盖:高分知识点梳理,案例分析解题方法、论文通用模板等。我们力争通过2天的直播课程,助力您快速入门并一次性通关软考!


如果你对这门课程还不太了解的话,就跟我一起往下看吧。


我们的主讲老师薛大龙老师,深耕软考教育培训20余年,主编出版软考辅导教材60余本,非常熟悉软考题目的要求、难度、以及判卷标准。


高分通过软考高项论文范文-论信息系统的范围管理2021_配置管理_09



完成本体验营2所有课程及作业考核,学员将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的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

①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知识体系

②掌握考试高分占比知识领域;

③掌握考试考情前沿分析

④掌握论文与案例超干货答题方法

⑤掌握名师对真题的独到解析


高分通过软考高项论文范文-论信息系统的范围管理2021_配置管理_10


报名前,你还需要知道的3件事


1)课程形式

直播课程+社群学习活动


2)课程时间

报名后老师安排上课 晚8:00-9:00


3)报名后要做什么?

付费后根据提示添加学姐为好友,开营前学姐会统一拉人入群。

2天软考考证特训营

0 元 解锁课程

还可 领取「6G课程资料」

点击下方链接报名 仅限前100个名额


报名链接: ​https://edu.51cto.com/surl=oR9sp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摩杜云社区用户原创、第三方投稿、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版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moduyun.com

  1. 分享:
最后一次编辑于 2023年11月08日 0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enMQKPEQvV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