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的原则
  7M0vcdGauhIx 2023年11月13日 16 0

基于软件及软件测试的特点,在开展软件测试活动时 ,应当遵循如下的一些普遍性原则。

溯源性原则:

不同阶段的测试有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但汇集起来后的总目标是保证软件质量,这主要通过对需求的符合性验正和确认(V&V)来体现,因此测试应当溯源到原始需求,而不是仅仅只盯着眼前。

工程性原则:

测试不是某个阶段的活动, 而是贯穿软件生产的各阶段, 需要以工程化的思想和方法来组织和实施。须尽早按计划开展测试,甚至进行预防性测试,以避免测试延迟带来的巨大代价。

独立性原则:

应当避免开发工程师测试自己的程序,自己测试自己的程序会受到定势思维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测试质量将大打折扣,企业应设立独立的测试工程师岗位或测试部门去承担测试工作。有些大规模的企业在遵循独立性原则时 也注重交叉性,即可能会在不同的项目中互换开发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这有利于开发和测试质量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的合作可能造成测试与开发的同化,从而慢慢丧失测试的独立性原则,应努力避免。

合理性原则:

对软件进行完全测试是不可能的,基于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无法对软件开展穷举式的测试。基本规律是测试成本与测试强度成正比,遗留缺陷与测试强度成反比,因此正确的策略是在质量要求和测试强度之间寻找合理的结合点,获得最优的测试效费比,避免测试不足和过度测试。这需要合理地设定测试的终止条件。

不完全性原则:

不管强度有多大,测试都不能暴露全部的缺陷,这是由测试自身决定了的。测试能做的是尽可能多地发现错误,但不能证明软件不再包含错误。因此,任何人或者机构对软件测试后的评价只能描述为“未发现错误”,而不能描述为“没有错误”。

相关性原则:

基于大量的测试统计和分析,人们发现一个软件(模块)中被找到的缺陷越多,则这个软件(模块)中残留的缺陷也越多,或者说缺陷常常有聚集现象。这个原则提醒测试工程师对暴露错误多的模块应该加强测试。

可接受性原则:

测试的直接目标是发现软件缺陷,但更进一步的目的是修复发现的缺陷,然而修复缺陷是有代价的,因为时间或修复风险等方面的原因,已发现的缺陷不一定全部修复。 在各方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可以允许某些缺陷遗留在软件中。当然这并不表明不披露已发现的缺陷,而应该交由恰当的人员或会议进行决策。

风险性原则:

测试虽然是为了降低或化解软件的质量风险,但必须认识到测试本身也是有风险的。鉴于上述的测试合理性原则,测试工作实际上是对软件进行采样测试,采样必然存在风险。这需要在做测试设计及构造测试用例时考虑如何规避和减少风险。同时,在一些测试(特别是已交付投产的系统的升级、补丁测试)中,存在影响软件正常工作甚至中止服务的风险,这需要测试团队做好充分准备,开展风险评估,明确风险化解的有效方法,然后才能实施测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摩杜云社区用户原创、第三方投稿、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版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moduyun.com

  1. 分享:
最后一次编辑于 2023年11月13日 0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7M0vcdGauh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