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之IO4:块I/O流程与I/O调度器
  TEZNKK3IfmPf 2023年11月13日 24 0

从page cache到bio到request

当APP打开一个文件,内核为文件维护一个pagecache(磁盘的一个副本);

读写文件时如果page cache命中,只会读写内存不操作磁盘;没有命中,才操作磁盘。

在内核用file结构体表示,可见其包含一个inode结构体,一个地址空间;

Linux内核之IO4:块I/O流程与I/O调度器

相关的几个结构体在内核对应关系如下:

Linux内核之IO4:块I/O流程与I/O调度器

可见,当多个进程同时打开同一个文件时,不同的file结构体对应同一个inode和同一个地址空间,地址空间是由一颗radix
tree维护(即pagecache),读写文件时,查看对应内存页在page
cache中是否命中,若命中直接从内存空间读写;若不命中,申请一个内存页,从磁盘读入数据,挂到page
cache的radix tree中。

另外,page cache与磁盘的同步由地址空间操作函数readpage/writepage完成

Linux内核之IO4:块I/O流程与I/O调度器

对磁盘访问,有两种方法:

a.裸磁盘直接访问;

b.通过文件系统访问;

它们在内核page cached对应关系如下:

Linux内核之IO4:块I/O流程与I/O调度器

一个address_space对应一个inode。

free命令统计的buffer/cached,只是统计上的区别;

buffer=操作裸分区的地址空间+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地址空间;

cached=文件系统的地址空间(page cached)缓存;

但是对同一个磁盘,裸磁盘和文件系统两种方式同时操作的时候,同一个数据块会被映射到不同的address_space,会产生同步的问题;

在用dd的时候,最好不要操作文件系统数据。

2 O_DIRECT和O_SYNC

直接操作裸磁盘分区用O_DIRECT,内核没有任何cache,直接操作磁盘;用户可以根据数据特点,在用户空间做cache。O_DIRECT申请内存要用posix_memalign接口;

而O_SYNC依然通过page cache,但是会立即写入同步磁盘;

Linux内核之IO4:块I/O流程与I/O调度器

App通过page cache访问文件和直接操作裸磁盘的模型,与CPU通过cache访问内存和DMA直接访问内存的模型非常类似;

Linux内核之IO4:块I/O流程与I/O调度器

这里page cache是内存,file是磁盘分区数据块;

当有一个进程启用O_DIRECT模式,其他进程最好也用O_DIRECT;

3 BIO 流程blktrace

对于一个pagecache地址空间,指向的是page页,文件系统ext4读取inode,将page转化为磁盘数据块,变成BIO请求;

Linux内核之IO4:块I/O流程与I/O调度器

BIO最终要转化成request,然后request被块设备驱动程序调用完成;

Linux内核之IO4:块I/O流程与I/O调度器

Bio经过三个队列变成request,三进三出

Linux内核之IO4:块I/O流程与I/O调度器

step1:原地蓄势

把bio转化为request,把request放入进程本进程的plug队列;蓄势多个request后,再进行泄洪。

可能合并相邻bio为一个request;

Bio数量>=request数量;

多个进程,泄洪request到电梯;

step2.电梯排序

进程本地的plug队列的request进入到电梯队列,进行再次的合并、排序,执行QoS的排队,之后按照QoS的结果,分发给dispatch队列。电梯内部的实现,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队列。

比如两个进程需要读邻近的数据块,可以合并为一个request

电梯调度层可以做QoS,设定进程访问IO的优先级;

step3.分发执行dispatch

电梯分发的request,被设备驱动的request_fn()挨个取出来,派发真正的硬件读写命令到硬盘。这个分发的队列,一般就是我们在块设备驱动里面见到的request_queue了。request_queue完成真正的硬件操作;

工具ftrace

do.sh

#!/bin/bash

debugfs=/sys/kernel/debug
echo nop > $debugfs/tracing/current_tracer
echo 0 > $debugfs/tracing/tracing_on
echo `pidof read` > $debugfs/tracing/set_ftrace_pid
echo function_graph > $debugfs/tracing/current_tracer
echo vfs_read > $debugfs/tracing/set_graph_function
echo 1 > $debugfs/tracing/tracing_on

执行./read读文件

查看trace过程

sudo cat /sys/kernel/debug/tracing/trace >

用VIM查看t.txt,用.funcgrahp.vim插件打开可以合并/展开对应函数调用

vim -S ~/.funcgrahp.vim

4 IO调度算法,CFQ和ionice

查看当前系统的IO调度算法

(base) leon\@pc:/sys/block/sda/queue\$ cat scheduler

noop deadline [cfq]

修改调度算法:

sudo echo cfg >

CFQ调度算法:类似进程调度的CFS算法

ionice –help

ionice –c 2 –n 0 dd if=/dev/sda of=/dev/null & //设置nice值=0

ionice –c 2 –n 8 dd if=/dev/sda of=/dev/null & //设置nice值=8

iotop查看IO读写速度,有明显差异

改成deadline策略

echo deadline >

此时尽管优先级不同,但两个进程IO速度相近了;

5 cgroup与IO

cd

a.创建群组A,B

Mkdir A;makedir B

cat blkiolweight //默认是500

分别把两个进程放到A和B执行

cgexec -g blkio:A dd if=/dev/sda of=/dev/null iflag=direct &

cgexec -g blkio:B dd if=/dev/sda of=/dev/null iflag=direct &

查看io占用iotop

默认是相近

b.修改群权重

echo 50 > blkio.weight

两个进程优先级一样,但IO速度差别很大;

c.cgroup还可以控制阀门,限制最大读速度:

8:0磁盘的主次设备号

echo "8:0 1048576" >

带cache读写,这里的限速不起作用;direct方式才生效;

cgroup v2版本支持带cache限速

6 IO性能调试:iotop, iostat

blktrace跟踪硬盘的各个读写点

blktrace –d /dev/sda –o - |blkparse –I –

Linux内核之IO4:块I/O流程与I/O调度器

dd if=main.c of=t.txt oflag=sync

debugfs –R ‘ickeck xxxx’ /dev/sda1

debugfs –R ‘nckeck inode’ /dev/sda1

blkcat /dev/sda1 xxx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摩杜云社区用户原创、第三方投稿、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版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moduyun.com

  1. 分享:
最后一次编辑于 2023年11月13日 0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TEZNKK3Ifm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