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M学习总结
  tTFW2bjU8uH4 2023年11月02日 33 0


时间戳:2017.9.17

人工智能/机器人这2个方向,能支撑至少未来20年的人类发展,赛道足够长。每个传统行业,加上人工智能,都可能打造出足够成功的公司。这是个大趋势,相信很多人都了解。

人工智能行业人才匮乏的现状:

1)因为行业刚起步,所以人才非常非常少。某个技术领域的全国可选人才(甚至全球),可能不到100人!做这个领域的公司和学校就那么几家。而且,不仅是技术人才,连产品经理、市场宣传等职位的人才都极度匮乏。

2)人才培养周期长。因为需要复合型人才(多个技术领域的技能叠加,甚至还需要深入了解某个垂直行业),至少至少半年的积累,否则都没法跟业内的人开口说话(一说就错,漏洞百出)。

3)转型难度太大。对于转型进入此行业的人才,不仅需要处理的工作内容需要变化,甚至你的思维方式、你整个人,都需要变化!难度大到,就像“传统行业的人学互联网思维”一样,甚至于,可能很多做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人,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因为我们也是最近才意识到的。

一 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可以做什么?

  • 1)收集行业信息,挖掘出你自己觉得不错的备选公司;
  • 2)主动去近距离的接触,选择团队气质、做事方式和你符合的一家,特别是创始人CEO你很认可;
  • 3)马上加入,不论目前对方能给的待遇多少。就像曾经看过的一个说法,看到即将起飞的宇宙飞船,赶快上去,别挑什么座位了。退一万步说,即使这家公司产品失败了,你自己积累的经验教训还在。
  • 4)入职之后,你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甚至挫折,坚持前进。

二 人工智能机器人方向的To C产品化,怎么找到突破点?

第一点是street smart,第二点是跨界,第三点是预期。

  • 1)street smart。“找到突破点”的关键在哪里?是算法吗?有一些是在试验室里跑数据很漂亮,但是拿到现实之后就会差很多。所以算法模型跟实际可用之间其实是有一些鸿沟没有迈过的。那是大数据吗?假设有算法模型,有大数据,是不是只要有钱有人有资源的BAT大公司就可以把这个事情做成?不是的,因为人工智能机器人这种巨大的变革,在人类科技发展历史上每次出现,都是从一个很小的点突破的。所以我想提的是“street smart”,是直接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求第一个版本的模型算法多么高效,甚至数据不是那么多,但是要能解决用户的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可以再回来用更好的方式做这个事情。
  • 2)跨界。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个技术本身是偏横向支撑的技术,落脚到C端用户一定是具体的产品跟场景,而我们的工程师是缺乏垂直行业的认知。所以要把这个事情做成的话,一定有两个不同背景的团队去协作,就好像这个手指是技术人才,这个手指是垂直行业人才,当这两个人合在一起看的时候,就能够看到这个事情的主线,知道能做什么;当他们分开看的时候,就能知道边界——边界很重要,不光要知道能做什么,更要知道不能做什么。很多时候创业公司死掉,不是不知道做什么,反而是可以做的太多,但其实80%都是坑。总的来说,这个事情不仅是说会节省时间,也会直接影响事情的成功率。
  • 3)预期。很多机器人产品刚一出来时会说不清楚自己的用户是谁,这个其实是有问题的。大家知道,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现在准确度,再提高1%都非常难。怎么办?所以要选择用户预期相对较低的场景去切入,分得足够细,才能够知道选择哪个用户群体,并且以他们的意见反过来驱动产品开发的推进。

总的来说,我们判断人工智能机器人与30年前PC产业的发展阶段类似,未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智能化、个性化的机器人。中短期我们判断家用服务机器人是比较好的方向,可能会成为智能家庭服务的入口。之前很多智能家居行业的产品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入口,这个事情有可能是由机器人来实现。

三 AI/机器人PM在做的事情,和常规互联网PM有何不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有哪些不同?

做事流程,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不同之处在于——

1)需求把握。AI/机器人领域还处于探索期(找刚需),产品形态甚至典型用户群体(画像)都还不明确,所以信息收集(行业/竞品/用户等)、创意思考、产品验证的工作会更被突出

2)闭环验证产品核心价值的设计和验证工作,很难以数据分析为主驱动,而需要PM有大胆的思路和敏锐的洞见。因为

  • A 从手机场景,升级到机器人场景,天翻地覆的变化。
  • B 用户门槛远高于互联网,用户量和用户数据远比不上移动互联网产品的量级;
  • C 产品很可能和硬件相关,导致迭代周期更长,收集有效数据更难。

3)交互设计。场景巨变,使得交互方式从纯软件(界面、触屏)/纯硬件,升级到多模态交互等更复杂的人机交互形式,还没有形成清晰的交互体系标准。很多人没意识到的是,新时代,不仅是新技术驱动,更关键的标志是新交互(还可能有新硬件)。

4)功能设计。比如做搜索,和做AI问答或对话,还是很不同的东西。并且,一旦和硬件相关,难度就会陡增。

5)数据分析语音交互产生的数据分析难度远高于触屏交互因为触屏交互有效表达用户意图的概率非常高,而语音交互识别出的数据往往和用户意图有很大偏差。

四 AI/机器人PM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和常规互联网PM有何不同?

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都需要跨越式升级。由浅入深的说——

1)更广更深的知识(经验)积累:不仅是常规的app、网站等,还可能包括硬件、OS、量产、甚至新的用户群体认知(小孩、老人、外国人……)

2)更强的技术理解能力。对这点,见仁见智,有2种观点:

  • A,必须有技术背景,真的懂软硬件开发到底是怎么回事;
  • B,本质上需要能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所以有相关经验也行。或者,如果整个产品团队有其他人能做到这点也行,互补配合。不论如何,至少是比常规PM的要求要高的。如果本硕博就在接触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自动化等方面,会有点优势。

3)更高效的学习能力/悟性。不仅需要学习以上内容,更可能随时需要去学习新的领域(甚至是技术领域)。

4)重新认识人的感知和交互方式

5)更强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包括产品设计时的想象力——大脑模拟体验过程(手机app可以弄原型,但机器人体验怎么办)

6)行业认知/趋势判断。行业周期性如何?AI/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方向如何?前沿的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形态,哪个能最终胜出?如何组织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形态?时间窗(时机)如何?政府/大学对行业的影响,如何理解、应对和借势?还有国际化思考……

7)更深入的人文素养和灵魂境界个人理解,真正的AI/机器人产品,需要超越纯逻辑性的思维和内涵。比如,有人认为,对于机器人产品,把功能价值做好(有用)就可以了,但我个人认为,机器人和人交互时,一定会伴随着情感等非理性影响,这不是设计者想规避就能去除的。当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超大的工业机器人时,被震惊了,因为那种协调的动作和节奏,本能的会让观察者觉得“像人一样”;另外一个例子,在表演/戏剧领域,表演者是可以完全通过动作的方向、幅度、节奏等来表达情感的!可参看Pixar 1986年的动画短片《小台灯》(Luxo Jr),视频在:https://v.qq.com/x/page/x0155q5yg9k.html 更深入的说,一个产品,本质是其公司、设计者灵魂能量层次的外化,一个精神层次不高的团队,不可能做出一个跨时代的AI/机器人产品

8)专才+创造力:无论是上述三类需求来源的哪一种,浮于行业表面的人,都会被AI替代。只有具备深度的专业能力和创造力,才能有立足之地。

9)多领域理解力+沟通合作能力:比如服务机器人行业,会是人工智能+互联网+机器人硬件等多领域的交集。同时能懂这三方面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实际工作中,一定会需要和其他背景的牛人共同协作,这时,一方面,需要多领域的知识储备(这背后需要的是快速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沟通合作能力尤其重要。特别的,对于垂直场景或用户的AI产品,比如儿童机器人,要把这个事情做好,一定需要有两个不同背景的人或者团队去协作,比如A是技术人才,B是垂直行业人才,当他们合在一起看(思考)的时候,能够看到这个事情的主线,知道能做什么;当他们分开看的时候,能知道边界——边界很重要,不光要知道能做什么,更要知道不能做什么。很多时候产品死掉,不是不知道做什么,而是可以做的太多,但其实80%都是坑。只有真正懂行的老司机,才能避开那些坑。更关键的是,做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品(特别是2C产品),需要“技术产品双驱动”。行业内很多声音在强调算法、数据、计算能力等,这没有错,但对于2C产品的突破点(爆款)而言,只能算是必要条件,不能说是充分条件。如果不足够重视产品体验,甚至连“人工智能产品经理”这个概念都没有,并以此来驱动一些做事的方式,是很难做好的。

五 如何判断我是否真的对AI/机器人领域感兴趣?如何判断我是否适合AI/机器人领域?

“感兴趣”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动词——关键不是你多么兴奋,而是兴奋过后,你具体做了什么

如果做到了后面第六点的过程(至少一部分),才是真正的证明了“感兴趣”。也只有基于此,并且真的去做了1、2个产品feature设计(可以给自己出需求或研究课题),才可以判断你是否合适。

另外,如果理解/讨论停留在下列问题层面(无营养、无逻辑、无边界、无方案),就还不适合:

  1. 对于“强人工智能”的好奇心与普通群众或科幻小说家别无二致。
  2. 人工智能再牛逼也摆脱不了“吹灯拔蜡(断电)”的尴尬,根本不智能。
  3. 我想和人工智能谈恋爱。
  4. 大自然到处存在着人类无法理解的算法, 人工智能再牛,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5. 智能家居随时监控你的生活状态,这种可能产生危险的东西,除非能够证明可靠性,否则不会使用。

六 如何(转行)成为一个合格的AI/机器人PM,需要做什么准备?

1)看知乎上“所有”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的问题、看相关书籍或课程(后面有附录详细列出)。

2)体验各种AI/机器人产品、了解必要的产品/技术现状(比如语音交互相关、各种传感器及其作用),收集行业公司/团队/机构信息。

3)整理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认真思考人类行为、研究自我。

4)筛选几个你真正认可的创业团队,想尽办法结识其中的牛人(带上你的独到见解),去交流(先想想,为什么你值得ta花时间),甚至申请一份实习或兼职工作。

七 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人才需求在哪里?

整体的说,虽然机械性的、可重复的脑力/体力劳动,将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但是,会有更多新的、深度的、创意性的人才需求出现。哪些工作将被取代呢?比如保安,被安防机器人取代;司机,被无人驾驶汽车取代;翻译,被翻译AI软件取代等等。《与机器人共舞》一书中,有两个数据很令人震惊:互联网行业,每使一个岗位消失,会新创造出2.6岗位……而未来每部署一个机器人,会创造出3.6岗位。这3.6个岗位,可能在哪里出现呢?个人观点是——

  • 1)人工智能相关“新行业”带来的“新职位”:互联网爆发之前,传统行业也有平面设计师、IT人员、XX经理等职位,但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了UI设计师、Android/iOS程序员、互联网产品经理等等新兴职位的出现和热炒。同样的,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必定会产生一些“没听说过”的新职位,比如已经被行业认可的“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工程师”等等,还有业内人都没意识到的职位,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产品经理;脑洞再大一点,未来可能会有“机器人道德/暴力评估师”等职位吧。
  • 2)其他行业“旧职位”的“人工智能化”(升级/细分版):就像“新媒体”火了后,很多传统媒体或公司都要设立“新媒体”部门,一些原来做互联网报道的媒体人,现在转型专门做人工智能领域的垂直媒体;原来做TMT投资的,也细分成为“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人或机构。虽然大多数保安、翻译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剩下的少数人,可能收入会更高,比如能操控安保机器人又有丰富安保经验的安保负责人,比如垂直于某个细分领域的翻译人才。
  • 3)人工智能激发出人性角度的更多需求,导致某些“旧职位”的需求量变大:更多的闲暇时间,一方面,会导致娱乐、游戏、内容方面的需求变大;另一方面,也很可能导致更多的身体或心灵方面的问题,使得健康或自我精神提升方面的需求被放大。

八、语音交互会不会成为下一代的交互标准

语音交互解放双手,不受限制设备,可以在可穿戴设备,居家设备,音箱等上实现。音箱是一个非常好的设备选择,因为人不会和音箱聊天,但人会发号施令,语言很具体,使机器可以准确地接收到很多指令。

下一代交互标准可能是“多模态交互”,不仅是语音,还会延续文字,加上肢体,图像,表情传递等。这背后的原因在于:

1、AI的核心差异化方向,不是效率最优,而是情感最优。并且,人的决策,更容易受到感性影响,而非理性。(注:人类不寻求实现决策的最优化,而是采取令人满意的结果就够了。 ——诺贝尔奖获得者Herb Simon)

2、而情感表达,仅靠语言文字远远不够,长期来说,更重要的会是“多模态交互”。(注:梅拉比安模型,感情表达=内容7%+语调语气38%+表情肢体语言55%)

3、好比飞机拥有多个引擎,其中一个引擎出了故障,飞机仍然可以飞行。比如,运用多模态交互的话,在极端情况下,比如语言功能disable了,仍然可以通过眼神、肢体、表情等表达。

九、聊天机器人

A:小冰在早期设计时,PM们先对地址栏,聊天对话框等带有输入框的产品进行体验,看哪个框的输入最不疲劳。得出的答案是聊天对话框。因为搜索带有目的性,而面对聊天对话框是无目的,无压力感的。所以确定了聊天对话是最佳人机交互方式。制定了小冰的产品方向是用聊天的方式做搜索。但如何能不能让用户聊的话题跑出控制,如何在聊天中控制用户的话题方向成了重点。所以小冰这方面的设计是使用自由聊天加兜底聊天的方式。

多轮,开放域聊天,容易聊断。起初可能是因为语气词(哦、好吧、啊等),在改善后发现聊天的实质是用户与机器人在聊一个主题故事,当一轮话题结束,设计小冰回溯前5~8句对话,提取一个小冰擅长的话题对用户进行发问,使话题重新展开,CPS增加效果显著。

聊天产品中CPS是唯一参考,但还可以参考的指标有:哪些用户群体在聊,性别分布,时间分布,活跃态度,所在环境等。了解用户是在什么场景下与机器人聊天最多有很大的影响。

聊天产品的挑战是:

  • 技术 - 两端看产品,回答准不准,回答傻不傻(太傻不像人)。
  • 产品化 - 能不能找到更贴近场景的机器人。
  • 商业化 - 如何使B端C端的用户买单。

B:可否通过指令形式,让用户思维发生转化使聊天更可控。

C:目前技术受限,产品需要用产品设计来规避技术上实现不了的效果。

D:CPS是不是最终的唯一评判标准?不一定。未来,更应该从“效果”角度出发,比如小孩半夜哭了,那陪伴儿童机器人能否通过几轮交互让小孩不哭?如果能达到效果,其实交互轮次越少越好,不应该为了交互轮次而提高交互轮次。

十、AI与医疗结合的可能落地点

1、文本识别。仅满足了提升效率,仍不能从本质上提升诊断正确率。

2、影像识别。眼底判断糖尿病(准确率能达到90%以上,但其实人也能做到) 、皮肤癌。目前对内部器官的疾病诊断尚难实现。

3、辅助诊断

A:AI在医疗上有两部分比较成熟的应用,一个是纯工具性质,以辅助识别为主,比如文本识别,影像识别。另一个是知识图谱性质,以辅助决策为主,比如梅奥诊所在做的辅助决策系统。

目前医疗监管太深,并没有很多可以在公众分享的大数据。个人身上的生命指标数据多,但到医疗范围,仅能通过数据的趋同性去进行判断。

至于优护家,是做基层医疗数据平台的公司,主要的产品是居民智能评估引擎。

F:健康APP希望能提供运动处方,但目前数据来源比较单一,仅能通过体感设备进行睡眠数据、运动数据、器械数据的采集,指标单一;缺乏日常数据,需要结合心跳仪、血糖仪等医疗仪器才能获得更贴切用户的健康数据,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处方建议。

D:有家“AI+医疗”公司,想用机器学习做医疗影像识别,提高医生的看片效率、降低误诊率。但在走了弯路后,他们第一步真正产生价值的是,做专门给医院提供影像图片的云存储服务(因为这个领域的图片太大,但每年只看1、2次,存在阿里云上非常贵、不划算);有了这个基础,第二步,他们给一线城市主任医师提供指导二三线曾是医院医生的机会,增加其业务数据和收入;有了前两步,积累了信任(还有数据),各家医院才慢慢愿意接受其真正想做的医疗影像识别AI服务

十一、 AI或大数据与人事档案/资源信息管理的结合点

档案不能对外公布,需要去挖掘对系统的帮助,找不到良好的入口点。方向:

1)一个岗位,需要什么人来匹配,任职经历。

2)考评时,通过评级打分;

3)记录操作日志信息,再分析哪些系统可以优化,简化流程,通过流程组合减少漏洞,提高效率。

A:To B 的BI,解决内部的决策问题+运营问题

B端客户,其实是to Business Person,买单决策人+使用角色人

行业定了,行业功能就定了,不容易增减,解决大运营效率+小运营效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摩杜云社区用户原创、第三方投稿、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版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moduyun.com

  1. 分享:
最后一次编辑于 2023年11月08日 0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eHipUjOuzYYH   2023年12月07日   28   0   0 数据乐观锁redis
  jnZtF7Co41Wg   2023年12月09日   29   0   0 客户端服务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