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可信空间的构建能力,基于不同的等级或程度统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挑战,即是成本和管理的压力的问题。因此,根据业务用户环境的不同情况,构建适合的等级可信空间,同时保障在不同等级可信空间的安全互通是关键策略。在技术领域的问题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物理硬件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隐私安全)等。从网络安全的几大要素上,我们同样是要确保机密性,匿名性,数据和系统完整性,可用性等。     当然,对于一个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包括所有阻止关键应用程序,满足其预期需求的一切因素,这就包括内部人和外部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网络安全问题的不断升级。网络攻防非对称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其主要的表现是攻击成本远低于防御成本以及相同投入带来的攻击能力增长,远大于防御能力的增长。造成网络攻防非对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基础协议及系统基础架构在设计阶段就没有考虑或只考虑有限的安全性,导致网络空间安全漏洞从开始阶段就大量存在。所以导致后期问题不断发生,成本不断升高。这一问题所涉及...

 网络空间的隐私安全主要是指网络隐私权不受侵犯,网络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领域与个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包括第三人,不得随意转载,下载,传播所知晓他人的隐私,恶意诽谤他人等。   个人网络隐私信息主要涉及电子邮件,个人日志,用户注册信息IM聊天信息记录,网站浏览痕迹等和个人相关等方面,容易被黑客盗取。网站服务提供者利用用户注册渠道非法收集,存储个人信息以及软件系统内部含追踪性插件,对个人信息进行记录保存。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难以控制特征,个人网络隐私信息一旦被泄露出去,...

  漏洞是指在系统的需求,设计,实现,配置,运行等过程中,有意留下或无意产生的一个或若干个缺陷,一旦被攻击者所利用,可能会对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造成损害。   减少产品漏洞主要包括的问题有,如何高效发现已有系统的漏洞,如何高效修复发现的漏洞,如何在新研发系统中采用高安全方法,从而减少漏洞的产生?   如果不能解决减少或是规避系统漏洞的问题则从根本上无法保障系统的安全性。网络攻防核心就是漏洞的发现,利用修复攻击者,通过利用漏洞攻击系统达到访问未授权资源或破坏系统等恶意目标,防御者则通过尽早发现漏洞,及时进行修复,防止漏洞...

在当今数字化世界中,僵尸网络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存在。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物理实体,而是一种由恶意软件控制的虚拟网络。这个网络由成百上千,甚至数百万台计算机组成,这些计算机往往被感染,成为攻击者的"僵尸",也就是无意识地执行攻击者指定的任务的工具。 具体而言,一个僵尸网络通常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1.僵尸计算机:这些计算机通常是个人电脑、服务器、移动设备或其他联网设备,它们被感染并植入了恶意软件,使其成为攻击者控制的一部分。 2.命令和控制服务器(C&C):攻击者通过命令和控制服务器与僵尸计算机通信。这些服务器用于下达指令,控制僵尸网络的行为,并接收从僵尸计算机中窃取的数据。 3.恶意软...

信息的起源从人类文明诞生即开始存在,信息从早起的各种标识如刻画符号、石头符号、打结符号、到后期的记录载体上都表达了不同的信息,致在于信息的传递,记录,分享、存储等;近代开始机械化信息以及存储。     1725年的法国人布乔发明穿孔卡,用于控制、并绘制图案;     1801年,JosephMarieJacquard将这设计按照一定顺序捆绑,成了打孔纸袋的雏形;     1846年,AlexanderBain应用穿孔纸带发明传真机和电传电报机,这也成为令带,应用于早期计算...

恶意软件一般是基于信息系统漏洞发起攻击,损害信息系统所有者或使用信息系统的用户利益的软件。     恶意软件问题的主要问题包括有:恶意软件的目的是什么?恶意软件基于哪些漏洞?恶意软件攻击的路径是什么?恶意软件造成了哪些损害?如何高效分析恶意软件?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     恶意软件按照用途分类,主要包括如下一些:     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是程序代码。 &nbs...

    计算机取证是计算机领域和法学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被用来解决大量的计算机犯罪和事故,包括网络入侵,信息数据盗取盗用,以及知识产权盗用,网络欺诈等等。     对于取证本身,它是指数字证据的收集,保存,确认,识别,分析,解释,归档和呈现,并支持对网络犯罪行为的现场重构指控。作为证据,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法律打击。从技术上而言,计算机取证是一个对贝亲计算机系统进行扫描和破解的过程,以及对入侵事件进行重建的过程,可以理解为计算机上提取证据,并确保证据的可信度。     目...

     网络安全的威胁不仅来源于外部个人或是组织的威胁,同样收到单位组织内部人员或是“山头”的威胁。现有数据表明内部单位组织内部的威胁比率达到70%左右,仍居高不下。对于单位组织内部的威胁或是攻击者一般是企业或是组织的员工(在职或是离职)、承包商、服务商、商业合作伙伴,这种场景中他们多是具备一定的系统或是网络的访问权限,内部的人员就是利用了岗位的便利性对企业单位实施一系列的攻击行为,以达到队组织信息系统或是网络的破坏,包括信息数据完整性,可用性,机密性,系统的可连续性等。     企业组织内部的威胁还有一部分...

  BaL2SVP1CUVN   2023年11月02日   39   0   0 图例内部威胁数据
关注 更多

空空如也 ~ ~

粉丝 更多

空空如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