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蕴含式的问题
  TnD0WQEygW8e 2023年11月15日 50 0

如何理解数理逻辑中的蕴含?

P→Q它表示自然语言的“如果…,则…”这种假言判断的,如果P为真命题,Q也为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为真命题,而Q为假命题时,P→Q是一个假命题。比如张三说,“如果明天天不下雨(P),那么他去你家玩(Q)”,如果第二天天不下雨,他去了你家,他说了真话(P→Q为真),如果天不下雨,但他没有去你家,显然他说了谎话(此时P→Q为假)。

但是当P为假时,无论此时Q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P→Q的真假好象无法判断,又如第二天天下雨了,无论此时张三去不去你家,无法判断张三说的话的真伪,但是他并没有食言,从这种意义上说,张三说的话仍为真,这称为“善意推定”,因此我们规定,将P为假这种情况一律规定P→Q为真,例如命题“如果2+3=4,则太阳从东边出来”, “如果2+3=4,则太阳从西边出来”,均认为是真命题,考虑数学中的一个例子, “如果x>2,则x+1≥3”,显然这个命题对任意实数x均是成立的,但当x分别取值3,2,1时 ,上面命题分别为“如果3>2,则3+1≥3”, “如果2>2,则2+1≥3”, “如果1>2,则1+1≥3”,由此可见,当且仅当P为真,Q为假时,P→Q才为假,其余情况均为真.

人们创造了这种符号语言,规定了联结词的意义,正象规定了当且仅当P为真,Q为假时,P→Q为假,这是规定,正如我们规定了非零数的零次幂等于1一样,这种规定有它的合理性,如果当P为假时,一律规定P→Q为假,或者规定此时P→Q没有意义,可以不可以呢?可以,但是这种规定会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如数学上的规定一个集合A的元均是集合B的元,则称A是B的子集,如果A是空集,它没有元,如果按“善意推定”原则,空集的元均是集合B的元,故得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如果不按“善意推定”原则,就需对空集另外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摩杜云社区用户原创、第三方投稿、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版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moduyun.com

  1. 分享:
最后一次编辑于 2023年11月15日 0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wURKzOHw9Irf   2023年12月24日   30   0   0 HTMLicoicohtml
  8l4CZpTOKa7P   2023年12月26日   40   0   0 htmlhtml
  dwHry2iKGG0I   2023年12月26日   31   0   0 githubgithubhtmlhtml
TnD0WQEygW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