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大热,和出版业如何发生关系?
  Wpb04DveGzXI 2023年11月02日 36 0

【百道编按】最近,区块链成了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很多出版人也非常关心区块链与出版业是否会发生关系,将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它将怎样影响出版业的发展和未来?在现阶段,对于区块链,出版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为最佳?为此,百道网专访了数字出版业内的政策专家冯宏声先生,请他分享他对区块链与出版业的思考。

  此前,不少金融投资人士热衷于谈区块链,谈数字货币,谈行业颠覆,最近,区块链这把火似乎烧得更旺了,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议论,仿佛任何一个项目只要跟“区块链”挂上钩,都能摇身一变成为指日可期的金馍馍。区块链作为新一代互联网基础性技术,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技术,将会通过与大数据的结合以及互联网的应用,逐渐传导至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带来众多领域的模式创新,甚至会颠覆和重塑很多现有的商业模式、行业运行和治理体系。

  对于我们出版人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区块链如何与出版业发生关系?它将怎样影响出版业的发展和未来?为此,百道网专访了数字出版业内的政策专家冯宏声先生,请他谈一谈自己对区块链与出版业的思考。

  “要了解区块链和出版的关系,首先要清楚区块链的本质”

  百道网:当下,区块链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又一个革命性的互联网技术,那么,我们传统出版业如何把握机遇,借助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力量推动产业形态的转型升级呢?

  冯宏声:要了解区块链和出版的关系,首先要清楚区块链的本质。

  区块链是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相关技术集成,是一种由各种技术和通信协议组成的全新的互联网底层软件基础架构。所以说,区块链并非简单的一项具体技术,它是一个技术体系。互联网最早时期的发展目标与现在区块链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换句话说,区块链实际上是对现有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回归,它要回归到我们最初开始发展互联网的设计思路上。

  区块链最底层是相关的P to P的分步式的连接技术,这一层需要各种算法来支持加密,确保每个节点上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靠各个节点之间的数据同步来做真实性的验证。技术就是整个大的底层原则。

  再到中间层面,我认为,其实所谓的区块链去中心化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从技术层面数据的存储和分布式管理的角度来看,它确实是去中心化——以前的TCP/IP用代码协议彻底打破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物理空间、中心控制、时间跨度以及成本的限制,而区块链技术则解决了TCP/IP所不能解决的信息传递的真实性问题,以及在互联网上进行价值存储和传输的问题。但是真正从一个行业领域的管理来讲,它恰恰是用技术的去中心化,实现管理的中心化——此前,任何领域的管理都是一种非完整、非透明的管理,做不到百分之百的管理,但是区块链有可能会支持这样的方向。此外,这里边还包括了规则层,一方面是技术上的规则层,比如算法的规则、信息管理和调度的规则等;另一方面是区块链应用在各个领域之后的规则,包括法律法规、行业准则等。

  最上层就是实际应用层面,我认为,区块链不会单独直接到达应用层,它会和应用领域的相关技术链接,之后才能够形成完整具体的应用。

  基于这样的基本判断,所以我们判断说,区块链实际上和任何一个领域都会发生相关关系,出版业也不例外,但我们必须先把区块链的本质认识清楚,才能考虑区块链和出版业的本质关系。

  “区块链可能会成为连接各出版环节的‘管道’,重塑行业秩序”

  百道网:谈到出版业的本质,您认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与图书出版现有的逻辑一致吗?区块链相关技术在出版业中找到应用场景了吗?

  冯宏声:第一个问题和我们对区块链的基本判断是密切相关的,在我们对区块链所谓的去中心化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理解之后,我觉得它和出版业现有逻辑是不冲突的。在传统业态的转型升级中,区块链有充分的空间来切入,从而提供技术支持。当然,区块链的应用要找到合适的方向和具体的解决方案。

  据我观察,很多做区块链的企业都正在向出版业、发行业进入,试图用其技术为传统产业发展提供支撑。这其中,大多数是做版权的鉴权管理和版权的交易信息管理;部分是利用区块链的加密签名技术和时间维度,实现版权保护;还有一些通过新一代加密货币构建的激励体系鼓励分享与合作;同时,部分企业还利用侧链技术实现第三方开发者无缝集成,开发出各种去中心化的应用。

  总体来说,虽然目前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应用场景还不是很清晰,但是按照目前区块链的发展方向来看,区块链不仅会在版权角度有应用价值,对整个出版业的生产都会有支撑作用。

  百道网:区块链技术会怎样影响传统出版业?对政府管理、行业秩序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冯宏声:我认为,区块链是一个新的互联网体系,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管道”,通过这样的管道去连接创作者、生产加工者、消费者(读者)。从作品到产品到消费品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交易路径会更加清晰,对应的支付问题可能也会更加便捷。

  我们可以想象,未来,基于区块链的相应思路和具体技术体系,再加上一些行业应用标准,我们能够达成一个行业共识。理想状态是,任何一个作者,只要他按照相应的标准化格式在产业内、在不同细分领域内、在不同区块上发布声明,他就能得到整个区块的共识,所有参与人员都能看到交易的指向。这可能会对整个行业秩序产生巨大影响,也会促进行业向前迈进。

  当然,管理部门目前对区块链的应用是比较审慎的态度,我们最近在对若干技术企业做调研,下一步也会组织相应的课题组进行专项研究。从政府管理、行业统一等角度来说,我们会让它发挥正向作用,决不能一哄而上,然后一哄而散。目前,我们更主要的想法是要制定区块链技术体系在行业应用时的标准规范,只有制定了相应标准,一项技术在落地实践时才能有规范化的操作和更稳定的前景。

  “新技术层出不穷,第一点就是不要害怕新技术”

  百道网:互联网技术推陈出新,不少出版人既担心跟不上而错过机遇,又担心跟错了浪费精力和时间。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冯宏声:怎样看待新技术,这是问题的关键。

  第一,观念层面上,传统出版人不要害怕新技术。任何一项技术出现的初衷都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某一项矛盾和问题为基础的,技术是工具,是人类为了探索世界、认知世界、和世界更好相处而思考出的办法。所以,出版人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各种新技术、新模式,融汇贯通,才能提升内容供应的质量。

  第二,具体做法上,结合数字转型升级的相关经验,我们的建议是,可以先做研究,再慢慢进行试点和实验,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再全面铺开,切忌一哄而上。但是,也要注意把握节奏,尽早启动研究工作,因为很多机会转瞬即逝。

  第三点,出版人要从内容产业的角度去认识技术,要把技术置于内容产业发展的底盘上去考虑,将技术视作内容产业发展的有力车轮。不管车轮多快,都要沿着轨道前进,正确的方向比速度更加重要。轨道是什么?轨道就是标准,就是包括出版单位在内的内容产业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基本准则一方面是内容的导向问题——这是红线,必须把握住;另一方面是内容的质量问题。很多互联网内容企业在市场上很活跃,但他们的可持续供应能力不足,为了快速发展而舍弃内容质量的做法坚决不可取。而传统出版企业拥有强大的编辑力量和判断能力,在这一方面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

  出版行业发展到今天,一直在谈转型、谈升级,但多数时候都是围绕新技术亦步亦趋。传统出版人一直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新技术出现,我们跟进,新技术又出现,我们再跟进。所以我想呼吁的是:出版单位能不能跳到技术发展的前头去,跳出现有的具体技术,去想象未来的新出版,然后反过来引导技术按照我们的设想前进。这需要更多的出版人投入对新出版的想象和规划,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摩杜云社区用户原创、第三方投稿、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版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moduyun.com

  1. 分享:
最后一次编辑于 2023年11月08日 0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Wpb04DveGzXI